视频来源:《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6月23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在新一轮对口援藏工作中,山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援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村容村貌整治、村镇经济发展,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这里是日喀则白朗县巴扎乡的一个太阳能示范村,这也是济南援建日喀则的首个太阳能示范村,站在村口我们看到,有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那么太阳能给这个村和村民们带来什么变化呢?
巴扎村70多岁的桑巴顿珠老人是第一批安装太阳能的家庭,他告诉我们,自从有了太阳能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
日喀则白朗县巴扎乡巴扎村村民 桑巴顿珠:“过去都是到河里去洗澡,一年也洗不了几回,现在,不用出家门天天都可以洗,水很热很舒服。”
山东省第六批援藏干部 白朗县委书记 李季孝:“我们援藏资金拿出了接近300万元,总共整合资金700万元,对该村的道路、自来水、包括老百姓的合作医疗以及农村保险都进行了综合整治。”
现在,巴扎村已经成为日喀则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改善村居环境的同时,山东还大力推动当地村镇经济发展,带动农牧民致富。前不久,山东拿出100万元援藏资金帮助南木林县卡孜乡鲁古东村建设的藏鸡养殖场投入使用,这个养殖场采取基地加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村庄的村民养鸡致富。
日喀则南木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吴志刚:“从鸡蛋上说的话,一个鸡蛋现在已经最低价到两块钱,这是一个,第二个的话,这个肉鸡每只鸡它的利润至少有20多块钱。大致目前我们已经带动了70到80户的农户参与这个项目。”
初步估算,到明年鲁古东村的养鸡户平均就能增收两千元。新一轮对口援藏以来,山东计划财政投入6.53亿元,实施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项目149个,同时,援藏干部积极争取省内部门、单位及社会资金近4500万元用于日喀则经济社会发展,其中,70%以上的资金投向了民生保障。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