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淄川6月28日讯 (记者 张国军)近日,记者走进了淄博市淄川区,采访关于“四德”工程建设的情况,在淄川,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四德”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角落,深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记者几乎在每处每地都可以看到“四德”的影子,听到“四德”的声音。
四德文化从娃娃抓起 学校教育深入人心
“爹娘生咱身,养育咱成人,汗水壮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当记者一走进淄川实验小学,这首“四德歌”就迎面扑来。
记者来到该小学时,正值学生的课间十分钟休息,不同年级的学生们有的在唱“四德”歌,有的在背诵“弟子规”,有的在操练武术操《精忠报国拳》,还有的年级学生一边背诵着“三字经”,一边在跳“竹竿舞”……种种的所谓娱乐休息的游戏,都打上了“四德”教育的烙印,学生们在娱乐玩耍的同时潜隐默化地接受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真可谓是“寓教于乐”。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在淄川实验小学“四德文化”已深入人心。
学校外墙被称为“道德墙”,成为同学们的“鉴行镜”。图文并茂地呈现了许多孔孟之道、儒家经典、仁者无敌、大孝终身、诚赢天下、大爱无疆的故事。师生出出进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面墙对照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记者在学校的大门外,随即采访了一位路人,一位姓徐的大姐对记者说,“自从有了这种形式的道德教育,不止这个学校的学生,周围群众的是非观念和公德意识也明显提高了许多。”
在校园里面,《弟子规》被“搬”了墙。以图画解说诗文,让孩子们在视觉享受中受到教育,在亮丽环境的同时,也开辟了学校“四德”教育新阵地,营造了“学习四德传承经典”的良好氛围。
除了学校以外,淄川区在每个乡镇、村庄、单位也都进行了广泛的“四德”教育和宣传。
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德”工程
人人签订“四德”责任状
淄川区委、区政府在实施“四德”工程建设中,要求人人要签“责任状”。同时要求做到道德建设“五个必须”:即必须将“四德工程”明白纸发放到每家每户;必须每个家庭签订“四德工程”个人责任状;必须每个村居部门单位对赡养老人承诺张榜公示;必须每个村居部门单位成立“道德评议会”和道德讲堂;必须人人发放“四德工程道德承诺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签了“责任状”后,更重要的是落实这个承诺,在这方面淄川区大力抓督查体系,制定“四个一”工作制度,即每周通报一次工作动态,每月印发一个活动要点,每季一次工作调度,每年一次评选表彰。通过走访调查、督查督办、现场会、推进会等形式,将“四德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其中,对于“责任状”中赡养老人这一项,详细地规定了机关干部科级以下的、科级以上的、普通群众收入较好的、较差的、都有了具体的赡养数字。对于执行的情况如何,各个单位或村委会在年底要进行摸底调查,对于不按责任状上的承诺进行兑现的,要坚决给予曝光和批评、处分。
“责任状”的签订,让每一个淄川人心里都揣着一个承诺、一份责任,“诚信”意识也随之深入人心。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是淄川区的新星集团公司。
新星集团:用“诚信”开路 企业越做越大
淄川区的新星集团可谓是淄博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的着名企业,该集团22年的艰苦创业历程,就是一部诚信经营史。
在记者的采访中,记者感到,新星集团的发展壮大无疑和其一直坚守的“诚信”二字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
22年前,新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魏心东带领6名同志,在无流动资金、无经营场所、无固定资产、无现成业务的情况下,一路探索闯关,硬是闯出了一条成功经营之路。
企业刚成立时,企业带头人魏心东从淄川区供销社借来15万元,吊着受伤的胳膊赶赴石家庄,做成了第一笔棕榈油业务,积累了第一笔资金,借来的15万元也在半月内还清。
该企业的董事长魏心东讲诚信是出了名的,有时为了验证别人的诚信意识,自己竟“吃”了两个酒杯。
有一年,魏心东为争取到某厂家商品,在与厂方负责人就餐,当厂方说出一句“你若咬碎一个酒杯,我们就给你调配产品”的戏言时,魏心东当场咬碎两个酒杯,满嘴鲜红的血直流,厂方被魏心东的实在、敢作敢为的豪爽所感动,当即调配出产品。也就是从这以后,该厂与魏心东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就这样,短短几年时间,魏心东带领下的7人“小不点”企业,从山东省内坊子、景芝、兰陵等酒厂开始,到全国知名品牌的五粮液、茅台等,中国八大名酒全部落户到此。企业初具规模后,大力发展跨区域、跨行业、多业态的连锁经营,积极推行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形成了酒水、食糖、家电、摩托、洗化、超市等六大连锁品牌。
在“诚信经营”的推动下,集团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动力。特别是近几年,集团先后建设了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生活资料配送中心、家电配送中心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大力实施“超市下乡”工程。截至目前,共在淄博、济南、博兴等地开发各类连锁门店398家,成为商务部“万村千乡”、“农超对接”等惠民政策优秀示范企业。在2010年12月成立新兴小额贷款公司、2011年5月成立新星典当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今年5月18日,新星融资担保公司,新兴贷款公司龙泉、双杨分公司正式开业,由此集团实现了“贷款、典当、担保”三位一体运营,走出了“金融下乡”第一步。“诚信”不仅换来了企业的大发展,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大力支持。
靠诚信夺标 靠诚信贷款
诚信二字值千金
淄川区工商局在履行政府职能时,着重抓企业的“诚信”经营,在这方面整个淄川区的企业形成了一种“诚信是最好的品牌、最宝贵的资本”的意识。
淄川区工商局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争创活动,培育诚信标兵,使企业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巨大作用,树立“金字招牌”,形成良好声誉。截止目前,共发展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家,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15家。
关于企业的诚信而大为受益的事例可谓比比皆是。山东金城建工有限公司获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多次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受益,在淄川区中医院病房综合楼扩建招标中,正是由于“守重企业”获得的3分加分,最终击败强劲对手竞标成功,工程完工后还获得山东省建筑质量最高奖“泰山杯”。良好的诚信口碑,促进了企业加快发展,目前该公司工程业务已扩展到四川、江苏、河北、江苏等省外市场。
企业有了诚信,好处便随即到来。淄川区工商局为推进企业信用价值增值,联合工商银行、邮政银行等10余家金融部门联手打造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帮助其优先获得金融部门贷款,化解企业融资难题。近年来,通过抵押登记等方式帮助企业融资近10亿元。同时,协调工商银行淄川支行,将“星级信用商户”评比与贷款额度、期限挂钩,根据星级不同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100万、300万元的1年期贷款,其中服装城市场“五星级信用商户”张锋、高山等经营业户获得最高额度300万元贷款,进一步提高了业户诚信经营积极性。
淄川区的“四德”工程建设已是遍地开花,并正在结出累累硕果,在这个守诚信,人人敢签“责任状”的地方,无论是机关、企业、还是学校、乡镇村庄,人们都以一种“孝、诚、仁、爱”之德为人处事,以诚相待,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又怎能不安居乐业?怎能不美满幸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