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红通信员江红燕郭永)东城、西城所有建筑物开端进行全面核查登记,以划分其抗震级别、为抗震加固供给根据。届时,每栋建筑都将拥有“身份证”。
今天上午,记者从东城、西城人口普查办公室懂得到,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北京单独增加了“建筑物核查”项目。目标是对全市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及应用类型等进行一次摸底,为其划分抗震级别、进行抗震加固供给根据。
同时,借此次核查懂得每栋建筑物的人员居住情况,以建立北京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由于每栋建筑物都可能有人居住,为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必须对每个建筑物进行逐一核对和登记。
目前,两个中心城区正在对辖区内所有建筑物进行全面核查登记。两城区人普办相干负责人表现,全面核查完成后,将赋予每个建筑物一个唯一的“身份”证明,上面详细标明该建筑物的基础信息,从而组成《建筑物信息一览表》。
每个建筑物都将有唯一的次序码、类型码、建筑物名称、建成年代、建筑结构(包含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架结构、砖木结构等)、建筑物内居住户数、建筑层数(地上几层、地下几层)、用处类型(包含居民楼、写字楼、厂房、仓库等)。
今后,本市将根据建筑物摸底情况,建立北京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并形成数据库。只要点击某个建筑物,与其相干的全部信息都将清楚可见。
普查建筑俩艰苦
航拍看不清只能爬房顶
平房区核查是相当艰苦的。2005年经济普查时,本市绘制了航拍地图,但因平房区自建房较多,从航拍图上基本看不出房子的原型和结构。
所以,普查员只能站到房顶上或是从高层楼房的窗户向下看。这种情况在二环以内表现得特别明显,像东城区的安定门、交道口和景山这3个街道就很突出。
地下空间商家不愿配合
普查建筑的另一个艰苦就是调查地下工程。
这几年不少人和单位利用地下工程开旅馆、饭馆。当普查员需入户调查时,有些单位不配合,普查员还得进行和谐,给普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