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7月1日淄博讯 (通讯员 汪强)近日,周村南郊镇丁家村丁家水库周围的树木出现枯萎,水库里一些河蚌死亡,用水库里的水浇的庄稼出现死亡现象。据了解,由于这起案件涉及跨界执法,何时给村民一个答复目前还不好说。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南郊镇丁家村,丁家水库的水浑浊,死去的河蚌被冲上岸。据丁家村民介绍,他们村都用这个水库里的水灌溉田地,水质受污染的迹象从去年开始显现,今年更加严重,用水库里的水浇的地,庄稼轻则矮小,重则颗粒不收。
在村民指引下,记者发现,就连该水库和田地间的速生林也出现黄叶现象。说起污染的事,丁家村委负责人更是着急。村委负责人说,这条河流叫淦河,贯穿于邹平和周村,穿过周村城区流向小清河,村子位于这条河的下游,他们曾顺着河流向上,一直找到距离村庄5公里的华孟集团附近,发现当地的树木出现了和他们村附近相似的症状,为此,他们拨打了周村环保分局的电话,近日,周村区环保分局和邹平县环保局执法人员以及镇政府工作人员到他们村进行了勘察,确定为是水质受污染,执法人员也在华孟集团附近发现排污口。村委负责人表示,经过他们向各家村民初步统计,损失达32万。他们希望华孟集团停止污染,赔偿损失。
记者向周村环保分局求证了此事,一名工作人员答复,丁家水库受污染的事情他们联合邹平环保局进行了查处,确定是滨州华孟集团排污造成的,他们正在向对方进行追究责任,可是牵扯到边界污染的问题,何时能对村民有个答复目前还不好说。
据了解,近几年,各地对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然而,随着各地对环境污染容忍度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土小污染企业开始向边界地区转移,有的企业甚至专门选址在两市交界处。有资料显示,在过去两三年内,跨界污染投诉举报数量明显增多,成为环保部门的执法难点。不少在当地难以藏身的环境违法企业开始向两省或两市、两县等行政区的交界处转移,并凭借一块界碑与两地执法人员玩起"游击战",致使环境违法行为屡查不止。跨界污染发生以后,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应复杂,既存在污染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民事关系,也存在有权的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污染者之间的行政监管关系,跨界污染治理自然升级成为一道大难题。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