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讯 据济宁广播电台《新闻110》报道,鱼台县的李女士夫妻下岗多年,丈夫林某常年多病,2003年被民政部门批准为低保家庭,每月350元的低保费虽然不高,但也能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今年4月份李女士接到民政部门的消息称其丈夫林某在2011年每个月都领取高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涉嫌骗保,其低保身份被取消。为了弄清这份蹊跷的个人所得税信息,维护自身利益,李女士和家人开始了四处奔波。
林女士说,她找人去民政查过,但查不出来。她对象曾经在华大机电工作过,期间老板要了两回身份证,具体做什么并没有告诉自己。林女士去工厂询问,老板推脱不清楚,说是个人企业,林某长时间不在这里工作,工厂是不可能再给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而在鱼台县民政部门城乡低保科,工作人员为李女士打印出了一份她丈夫2011年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报表,却告诉李女士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李女士更感纳闷。工作人员说这份报表是国家审计署审计出来的。既然是国家审计署审计出来的,那当地税务部门应该对此有所记录吧。为了解林某个人所得税信息的确切来源,记者陪同李女士来到负责华大机电税务业务的鱼台县地方税务局营业大厅, 工作人员告知,查了两遍,都没有相关信息。
据县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八月份他们将对全县低保家庭的身份进行再次审核,如果李女士的丈夫有证据证明自己确实没有领取过高工资,民政部门将恢复他的低保身份。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呢?值得相关部门尽快去核实。(洪磊 谷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