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讯(记者 付正宇 通讯员 郭召利)昨天上午,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济宁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标志着济宁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取得圆满成功。
自2009年济宁市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将创城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建立了“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工作考核”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确立了“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创业振兴带动就业一揽子计划”,重点推进资金、场地、能力、服务等制约劳动者创业的关键环节,下大力气在瓶颈难题上实现突破创新。三年来,全市先后建立60个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和101个创业孵化基地,创办了151个创业示范企业,在各个层面培养选拔了1011名“创业人才”和“创业小老板”,组织创业培训5.2万人,在全市实现新增10.98万劳动者创业并带动社会就业38.58万人,创城工作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创业带动就业,有效稳定了我市改革发展大局。
为了给全民创业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撑,营造全民创业宽松环境,济宁市制定并实施了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土地、社会保障、人才支持等八项配套政策。对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大力度实行"五个放宽"即放宽准入领域、放宽经营范围、放宽注册条件、放宽非货币财产出资方式和比例、放宽对经营场所的限制。此外,大力实施创业助推"1+3"专项行动,对每一个有创业意愿并参加创业培训的劳动者,帮助推荐一个创业项目、协助落实一处经营场地、协调办理一笔小额担保贷款。同时根据创业者需求,提供创业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创业技能与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因素,济宁市以强化创业能力为抓手,大力推进劳动者创业能力提升,认定了济宁技术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等96家创业培训基地,劳动者可自主选择专业,免费培训、免费实习。2009年以来,参加创业培训人员累计5.2万余人,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
济宁市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考核督查机制,签订目标责任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了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
济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华表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这一称号的获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就业创业工作的牵头部门,济宁市人社局将以此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深入开展系列助推创业活动,全面落实各项扶持创业政策,不断将全民创业活动引向深入,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