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讯(通讯员 李金山 唐文静)记者从济宁市就业办公室获悉,截止6月底,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04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7.7%;失业人员再就业2064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1.6%;困难群体再就业304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0.8%。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5%。全市企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8.54万人,征缴企业失业保险费1.6269亿元。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
积极开展就业政策宣传,努力推动政策落实
结合“就业政策惠齐鲁”专项行动要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创业指导专家政策宣讲团,深入社区街道、企业校园,为大家“一对一”免费讲解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并现场发放《创业典型》、《就业政策读本》、《创城文件汇编》、宣传彩页等宣传材料100万册。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日活动,将最新最近的就业创业政策信息传达给市民。充分利用“真情相助”直播间,追踪最新就业热点,解读最新就业政策,发布最新岗位信息。
着力实施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统筹推动重点群体就业
拓展应用就业失业登记身份证识别系统,全面实行了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结合“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就业。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意见》,近日即将出台。制定了工作配档表,积极做好家庭服务业促进会成立筹备工作。认真做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单位)申报工作,向部、省申报了6家“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上半年,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民营企业招聘周”、“退伍军人招聘周”、“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专场、日常招聘会共计460场次,累计提供岗位17.5万个,进场求职人数18.6万人次,达成意向5.5万人。
坚持强化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大力提升就业技能素质
全面开展就业创业大培训工程,重点开展了就业创业培训“进乡镇、进监狱、进校园”活动,上半年,全市就业培训3.9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3.2%;其中职业技能培训3.2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5.7%;创业培训0.76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0.7%。在驻济高校开展大学生“意识教育+能力培训+模拟实训”三段式创业培训30期,培训大学生1484名。4月份创业培训工作在全省率先走进监狱,邹城监狱的40名刑满即将出狱的服刑人员参加了培训,将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前置。加强师资培训,举办了全市第二期创业模拟实训师资培训班。切实加强培训机构管理,通过政府采购,公开确定了市直、中区、任城14家定点培训机构。全市确定了59家定点培训机构,共121个专业(工种)供参训学员选择学习,切实的提高参训人员的就业竞争能力。
大力推动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改进就业管理服务手段
对劳动99三版软件进行系统升级,正式启动了公共就业服务系统和劳动保障基层管理系统,通过现场演示和操作的方式,对县(市、区)50名系统管理人员进行了新版劳动99系统的培训,提升了工作人员业务操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实现了就业工作全程实名制。配合省里试点实施“沃?就业”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调研论证工作。加强济宁就业网与济宁创业网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上半年共在网站发布各类信息2百余条,浏览量达40万人次。
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
及时为失业人员支付各项失业保险待遇,上半年共为21004名失业人员支付了各项失业保险待遇 9053万元。与市物价局建立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上涨指数信息通报制度,确保在物价上涨指数超过5%时,及时为失业人员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上半年共为35063人发放价格补贴500万元。根据省厅对失业动态监测工作的部署,将失业动态重点监测企业由50家调整为100家。为确保监测企业及时上报数据,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100家监测企业发放了失业动态监测补贴。联合市财政、人民银行,将2012年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并对对贷款规模、扶持带动人数、担保基金三项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916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2.9%;其中市本级发放217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0%;累计扶持1979人,带动就业6916人;全市担保基金余额1854万元,其中市级1074万元,县级780万元。
做好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打造创城亮点
根据人社部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中期绩效评估的反馈意见,深入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完善了创城五大体系。新编制了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评估验收电子书,并按时上报国家人社部。开展了全市创城“一对一”重点宣传活动,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全力做好创城宣传工作,印发各类宣传材料40万余份。在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评估要求说明会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我市创城电子书制作模式被定为全国统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