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站工作人员在对气瓶进行检测。
▲一辆私家车正在进行改装。
▼等待加气的改装车越来越多。
7月19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汽车烧油实在费钱,很多车主青睐上了“油改气”。有10多年驾龄的济宁的哥刘海亮也不例外,两年前便对自己的出租车进行了“油改气”。改装之后,面对噌噌上涨的油价,刘海亮心里比以前踏实了许多,以每天400公里的行驶里程计算,使用天然气每天能省下一百多元钱。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济宁使用车载气瓶的车辆至少有1.5万辆,随着不断膨胀的“油改气”车辆,地下改装点、天然气瓶逾期检测现象也开始显现。“油改气”车辆虽然既环保又经济,但上路后,也平添了不少安全隐患。
汽车喝油改喝气,能省不少钱 改装热,滋生了不少非法改装点
“你是什么车,要改多大的罐……”18日上午,在济宁凯赛大桥往东不远处的东艺工业园内,记者在找寻一家具有资质的改装点时,工业园内的几家汽车修理厂都表示,他们虽然没有改装资质,也不清楚新获批的改装点在哪里,但是个别汽车修理点却热情地表示:“可以承揽油改气生意。”
记者注意到,一家表示可以进行“油改气”的汽修厂的牌子上,没有任何有关“油改气”的信息,当记者询问如何改装、改装需要多少钱、是否加贴电子标签时,该汽修厂一名工作人员将记者领入简陋的修理车间后表示,“油改气”做得挺多,很多都是朋友介绍来的,具体情况都是由老板联系技术人员,肯定保证质量,价格也比外面改装厂便宜不少。问及具体的价格时,该工作人员示意老板正在里面打电话,稍等一会具体介绍,价格都好商量。
“现在油价忽高忽低,烧油拉活我们都吃不消。”在龙凯加气站附近的一家改装厂内,上月刚做完“油改气”的泗水出租车司机吴贤良带着同乡过来给车“油改气”,“现在满大街揽活的出租车烧的基本都是天然气,一次投入三五千,还是合适,最起码不用为油涨价烦恼了。”
吴贤良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般的出租车一公里烧油六毛八、烧气三毛六,一天平均跑400公里算,都能省下100多块钱。
在前几年就取得改装资质的改装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汽车油改气,熟练的师傅2个小时就能改好,改装的价格则根据罐体生产厂家、大小不同,从3000元-5000元不等。在改装厂的生产线上,一辆面包车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检查,而后面一辆黑色普桑和一辆出租车已经开始排队等候了。“现在很多车主都意识到天然气作燃料的好处,但前几年动辄五六千元的改装费也吓退不少改装的车主,巨大的消费市场也滋生出了一些无资质、无技术的汽车修理厂非法介入改装市场,他们完成‘油改气’的车上路后也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一位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目前济宁市仅有济宁龙凯天燃气投资有限公司、济宁市鑫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济宁市嘉通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济宁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兖州市顺鑫天然气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拥有“油改气”资质。
“气罐很坚硬,不漏气就没大问题 不少车主,对气瓶保养一知半解
将爱车进行“油改气”后,不仅环保,而且可以省下可观的燃料费。对于大多数“油改气”的车主而言,燃气车的这两大优势是吸引他们花钱对车辆进行改造的重要原因。但殊不知,使用环保、省钱的燃气车却需要精心呵护,不然会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记者在随机采访一些燃气车车主时发现,个别车主对车载气瓶使用维护意识较薄弱,着实令人担忧。
“这气瓶都是钢制的,抗击打能力特别强,一般情况下只要是管道不漏气就没啥隐患。” 17日中午,在济宁城区一处加气站,一名私家车主一边敲着后备箱里的气瓶,一边向记者介绍说,他听一个同样使用燃气车的朋友说,装载天然气的车载气瓶都是纯钢制成的,并且非常坚硬,只要平时维护好连接气瓶的软管,保证其不漏气,并且不在后备箱装载易燃易爆物品,就不会出现问题。
“您知道开燃气车气瓶要注意维护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出租车驾驶员张师傅感到非常意外,竟一时没回答出来。“对了,气瓶上肯定有。”随即,他打开后备箱进行查看,当看到气瓶上只有简单的一些数值时,张师傅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以前还真没注意过这方面的常识,只知道尽量不往后备箱里放东西。”当记者询问他车上的气瓶是否该检验时,他竟推说,最近有些忙准备过几天再去检验,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多名燃气车车主,大多数驾驶员都表示虽然自己的车改装了,但对相关维护事项却从没有关注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做好气罐的维护其实也不难。除了按时定期对气瓶做检测外,平时,在遇到气罐遇明火、受冲击、长期暴露于65℃的环境下、接触化学物质等一些特殊情况时,及时送检便可保证安全。据质监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因车辆使用率不同,国家强制规定的私家车与出租车的气罐检测周期也不同。按照相关规定,私家车执行的“33221标准”,即气罐启用前六年每隔三年送检一次,随后第七年至第十年之间每隔两年送检一次,在使用十年以后 ,每隔一年送检一次,直至十五年使用年限满报废为止;出租车由于平时使用平率过高,采用的是“22111的标准”,即气罐启用的前四年,每隔两年送检一次,随后每年一次,直至十五年使用年限满报废为止。
检测站有点远,单跑一趟太麻烦 改装车主:气瓶检测站能否多些
体检机构只有一个,如何保证车主主动检验?
“出租车烧天然气虽然省钱,但每天拉着这么个压力容器满街跑,心里也害怕,安全还是最重要的。”的哥谢东立说,车载气瓶的定期检验他尽量都是及时去,每次检验费花360元,就当买个平安,再说这钱平常也能省出来。记者走访济宁市唯一的气瓶检测站了解到,和谢东立想法相似的车主并不多,不少车主检测的多是超期服役的气瓶。
18日中午,在位于104国道曲阜南收费站附近的济宁裕宏气瓶检测站内,几名穿着橙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在检验流水线上等待,一上午也没有接检一个气瓶。大约12点半,一位济宁市中区的出租车主将车停在检测站的车间内,车主孙师傅说,检测站离得有点远,如果没有顺捎的活过来,跑这么远的路太麻烦。
“气瓶两年一检验我知道,我的车应该还不到两年。”车主孙师傅说话间拿出他的气瓶使用登记证,上面的安装日期是2010年3月24日,发证日期是4月1日,下次检验日期是2012年4月1日。而现在已经是7月中下旬,显然已经超出检验时间3个多月。“这种情况很普遍,过来检测的车主很少有主动按时送检的,对气瓶的保养、维护知识了解的比较少。”
在车间内,两名技术人员将孙师傅汽车的后备箱打开,用两根头部被打磨得相对平滑的木棍将气瓶上方接触物挑起,避免划伤气瓶周身的玻璃纤维表层,随后,两人用黑色的皮圈小心翼翼的将罐体拆下,送至检测流水线,整个检测过程需要2个多小时。
“气瓶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瓶口螺纹检查、水压试验、瓶阀检验、气密性试验5大类,其中仅外观检验就有10多个小项目。”负责技术的庞师傅告诉记者,出租车和私家车使用的都是缠绕式气瓶,重量轻,壁厚比公交车上使用的纯钢瓶薄,所以钢瓶周身的玻璃纤维表层就起到了承受压力的作用,如果出现断丝的情况,则非常危险。
根据规定,气瓶的使用年限是15年。在该车间内的报废区内,一个生产日期为2008年的气瓶被强制报废,表面看来这个气瓶并没有什么问题,经过技术人员介绍,在气瓶瓶身上方因为尖锐物品摩擦,已经出现了断丝的情况。
“喝”天然气的汽车越来越多,但不少逾期检测的车载气瓶却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没有引起众人关注。不少城区的车主表示,以前没有检测线要去泰安检验,现在建在曲阜检测还是有点远,如果济宁多一些检测站就好了。据了解,车用气瓶压力级别非常高,属于高压容器,我国每年因车用气瓶引发的事故高达20多起。而部分气瓶超期服役,也为气瓶的安全使用埋下了一定隐患。
相关链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关于加强车用燃气气瓶安全监察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近年来,随着车用燃气气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其使用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保证车用燃气气瓶的安全使用,现就加强车用燃气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车用燃气气瓶安装质量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车用燃气气瓶的安装单位应当按照《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 R3001-2006)第二十六条规定,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取得1级压力容器安装许可。自2007年1月1日起,凡未取得安装许可的车用燃气气瓶安装单位,不得从事车用燃气气瓶的安装活动。
二、车用燃气气瓶使用前或在投入使用后30日内,其产权所有者应当按照《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TSG R5001-2005)的要求,到市(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领取气瓶使用登记证和使用登记标志,并将标志置于汽车挡风玻璃上。新气瓶和在用气瓶的使用登记标志应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自2007年1月1日起,无安装许可证单位新安装的车用气瓶不予办理使用登记。
三、车用燃气气瓶的充装单位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取得气瓶充装许可。充装前,要严格对车用气瓶进行检查,凡未办理使用登记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不予充装;对于不认真进行充装前检查而导致车用气瓶发生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充装单位的责任。
车用燃气气瓶充装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 Z6001-2005)的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车用燃气气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定期检验。对于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新投用车用燃气气瓶,可以按其使用登记日期作为气瓶使用起始日期。汽车报废时,其安装的车用燃气气瓶也应随车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