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播】医疗事业发展滞后的英吉沙县,肺结核等各种疾病严重影响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家对先进医疗技术的渴望愈发强烈。在援疆工作中,我市将医疗援疆作为一项重点举措,派出多批医疗专家参与到英吉沙县的医疗工作中,并加大医疗设备援助力度,使英吉沙县的整体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解说】李景海是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ICU病室的业务骨干,2010年11月,他带着组织的信任和家人的理解踏上了援疆之路。被分配到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李景海,在工作中发现,像呼吸机这样在抢救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医疗设备,却因为医院里没有人会使用而被搁置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李景海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家培训,让全科室的医护人员都熟练掌握了呼吸机的应用技术。
【同期】英吉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 买合木提:"本来我们科有呼吸机,但是我们临床没有使用,也不会它的临床使用,李主任来我们科上班以后,我们能学会它的临床使用,(及时)挽救各种病人性命。"
【解说】在援疆工作中,李景海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他多次为全院举办专业知识讲座,耐心细致地与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技术交流,治疗过程中存在缺陷的诊断方式和用药方法也被逐一完善。在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水平的同时,他所在的急诊科也成为了全院的业务骨干科室。
【同期】援疆医务工作者 李景海:"在英吉沙工作以来,我深深的感觉到当地各族群众对先进医疗经验和技术的渴望,目前英吉沙的医疗水平还相当有限,作为一个援疆义务工作者,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我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与当地的医务人员分享,为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解说】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派出三批共计42名医务人员参与医疗援疆工作,为提升英吉沙县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期】英吉沙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扎克o祖库拉:"近几年,济宁派给我县医院的援疆医务工作者不仅技术高明,而且作风扎实,成为我们医院的骨干,带动了全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得到了我们当地各族群众的交口称赞。"
【解说】在医疗援疆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援疆医疗专家的业务优势,不断在培养卫生专业人才、医疗技术培训、医学技术攻关等方面探索新的途径,并利用援疆资金建设了一套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长期为英吉沙县传授内地先进的医疗知识和经验。
为提升英吉沙县医疗卫生硬件建设水平,市援疆指挥部投入援疆资金600万元,实施色提力乡卫生院改扩建及设备配套;投入援疆资金920万元,为全县各医疗单位配置救护车16辆,购置X光机、血凝分析仪等26种178件医疗设备,实现了全县乡村医疗卫生应急全覆盖,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水平。
相关链接:
系列报道《牵手英吉沙》之(四)百年树人教育援疆
系列报道《牵手英吉沙》之(三)民生援疆
系列报道《牵手英吉沙》之(二):由“输血”到“造血”
系列报道《牵手英吉沙》之(一):产业援疆促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