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红旗一言不发,只是坐在门口抽烟叹气。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6月16日,对于霍红旗和叶培欣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这对年轻夫妇的宝贝女儿因病去世。几小时后,这对夫妇忍着失子之痛,把女儿的遗体捐献给济宁市红十字会,用于医学研究。7月25日,也是这对夫妇难忘的一天,两人来到了济宁市红十字会,一起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娴娴太孤独了,我们离世后,一起来陪她。”叶培欣说。
悲痛:三个月大的女儿患上先天性胆道闭锁
26日上午10点,炙热的阳光,如同火焰一般刺激着人们的毛孔。兖州市颜店镇郭楼村一农家小院里,34岁的霍红旗、叶培欣夫妇起床后,正准备迟来的早饭。这一天,对他们来说,又是难熬的一天。
“6月16日,宝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叶培欣坐在院子里,表情木然。“女儿娴娴出生于2011年9月22日,她的降临,对这对年轻的夫妇来说,是另一件喜事。
2010年初,叶培欣和霍红旗因为网络相识、相恋。一年后两人结婚。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湖南,千里姻缘一线牵,两人的结婚是他们的第一件喜事。
在两人眼中,女儿是一个可爱的宝宝。“刚出生时,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身体健康,她是我们的心肝宝贝。”霍红旗说,过了百天后,女儿的身体出现异常状况。先是大便呈灰白色、浅黄色,随后肤色开始变黄。在湖南省一大型医院检查时,女儿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而且已经出现严重的肝硬化症状。
“因为肝腹水,宝宝的肚子逐渐鼓起,肤色变得更黄了,病情越来越严重。”叶培欣哽咽地说,两三个多月的时候,她每次能喝180到200毫升奶。得病后,连30毫升都喝不完。
为了给女儿治病,他们花费了10多万元。2012年2月底,医生无奈地表示,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了,整个肝脏已基本坏死,没有再治疗的必要了。辗转多家医院后,他们得到同样的答复。夫妻俩无奈地带着女儿回家。
思念:每天看女儿照片,妈妈瘦了20斤
回到家中后,娴娴的病情持续恶化,“严重时,孩子的肚子鼓得像个篮球一般大,肚皮薄得像一层纸。我们非常清楚孩子的病情,但就是不想放弃,也决不能放弃。”霍红旗遗憾地说,为了缓解女儿的痛苦,他曾到处打听秘方和偏方,一天喂她吃10多种药。
给女儿喂药时,叶培欣都会躲到房间里哭。“每次都是他抱着宝宝吃药,她从来不主动让他抱。”叶培欣低声地说,她和丈夫珍惜每一分一秒,寸步不离地陪在女儿身边。“我们经常给女儿拍照,目前电脑中留下1000多张照片。”打开电脑,看着女儿的张张照片,叶培欣的脸颊上始终挂着泪花。
“这张是宝宝健康时候拍的,白白胖胖的,和正常孩子没有差别。”翻着照片,叶培欣禁不住哭出声来,“宝宝,是妈妈不好,妈妈不好……”电脑屏幕上,娴娴身穿粉色的小裙子,偎依在妈妈的怀中,但是肤色已呈黄绿色。因过度消瘦,胳膊上的皮肤还出现层层褶皱。
“她每天都翻看那些照片,每次看,都要大哭一场,释放心中的痛苦和思念。”霍红旗低头擦了擦眼睛说,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妻子体重由60公斤降到50公斤以下,“她的心理压力太大了,不想看照片,但太想孩子了……”
义举:年轻夫妇忍痛捐出女儿遗体
叶培欣的爸爸是一名医生。4月9日,远在湖南的爸爸打来电话,“在电话中,他用平缓的语气建议,捐出娴娴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考虑了几天,我们做出艰难的选择,忍痛捐出女儿的遗体。”叶培欣说,她了解到,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至今还是个难题。即使实施手术,部分患儿也会出现术后胆管炎、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如果能用宝宝的遗体,换来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是值得的。另外,这也是宝宝生命的一种延续方式吧。
6月16日,娴娴永远离开了疼爱她的爸爸和妈妈。“她的肚子鼓得比篮球还要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叶培欣哭着说,那天早上刚起床,她感觉宝宝的脚尖、指尖都是冰凉的。任凭怎么捂,都没捂热。下午1点多,娴娴叫了一下,她和丈夫以为孩子饿了,便去冲奶粉。“奶嘴放在嘴里,宝宝吸了几下就停下了。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叶培欣惋惜地回忆说。
当天下午,霍红旗拨通了济宁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们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济宁市遗体捐献接受地--济宁医学院。“告别,我们对宝宝说,爸爸妈妈舍不得你。你先走吧,去天堂把病治好了,我们等你回来。”夫妻俩不愿意回忆和女儿告别的时刻。
7月25日,霍红旗、叶培欣夫妇来到了济宁市红十字会,一起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他们告诉记者,女儿太孤独了,他们以后离世后,一定会来陪着娴娴。“宝贝女儿,不要害怕,爸爸妈妈会永远陪着你。”
延伸阅读》 济宁只有9人捐献遗体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目前济宁市已捐献遗体的仅有9人,登记捐献遗体的不足50人。”济宁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唐秋美说,2003年,《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发布后,济宁市红十字会通过媒体公布了捐献遗体联系电话。2004年,经过省相关部门批准,确定济宁医学院为全市唯一一家遗体捐献接受单位。2006年,济宁银河文化陵园无偿建立了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解决了济宁市捐献遗体家属无处祭奠的难题。
“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捐献遗体的人数并不多。”唐秋美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济宁市为孔孟之乡,受传统文化和风俗观念的影响较深。市民们认为,入土为安才是告慰亡者的最佳方式。
“在青岛、深圳等大城市,登记遗体捐献的市民非常多。他们认为,离世后还能够为社会、为其他人做贡献,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唐秋美说。
记者手记》 经历过痛更需要理解
“因为村里人都不愿接近孩子,说孩子的病会传染。孩子得病后,我每天都会带她去市区玩。”叶培欣无奈地说,只要她抱着宝宝出门,本来热闹的街上会突然一个人都没有了。“看到自己的孩子本来就很难过,村民们的做法甚至让我至今有些怨恨。”叶培欣说,女儿所患的胆道闭锁根本不会传染。 胆道闭锁是指肝内外胆管部分或全部发生闭锁,是一种胆管病变,最终可导致肝脏功能衰竭,并严重危害患者生命。
在网上,霍红旗找到有一个名为“天使的区域”的QQ群,里面所有的成员都是胆道闭锁患儿的家长。“群里共有381人,大家共同交流孩子的病情、症状。这些全是非常无奈,放弃的家庭。每天都有孩子走,每天也都有孩子进来。”
在这个QQ群里,每一名成员的名字前都有一个特别的符号,“实心的是孩子还在,空心的就是孩子不再了。五角星是第一个孩子是患病,第二个孩子是健康的……”叶培欣告诉记者,大家的共同点就内心无奈、无助,不知道哪一天孩子就会走,这也注定要经历一场生离死别。“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不希望孩子长大多有出息,只愿他活着,健康地或者。”
被歧视,基本是群内每位成员经历过的。“群里有个孩子,得病后孩子的爷爷从来没抱过他。”霍红旗留着眼泪说,现实生活中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根本不会理解,大家都是苦命人,只有互相安慰鼓励,要坚强。“现在还有不少孩子正在忍受胆道闭锁疾病的折磨,再次我恳求大家不要歧视他们、远离他们,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微笑、一句安慰,也许就会温暖这些孩子家人的绝望心灵。”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