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年来,开发区(大安镇)始终把“改善民生、实惠群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实施“五有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收到了显著成效。
实施学有所教工程。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在新建中心中学、大安中学食堂餐厅的基础上,去年投资近千万元新建了中心中学、大安中学5000平方米学生公寓,并改建了大安幼儿园和东葛幼儿园,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健全了教师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实行了教育教学岗位责任目标述职评议、工作点评、民主考核等制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推行校园安全校长负责制,完备了应急预案,健全了安全机制,校园安全得到保障。
实施劳有其岗工程。利用镇区企业多、用工多的条件,依托服务大厅平台,及时为农民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产品信息,以及各类种养殖技术信息,为企业和务工农民牵线搭桥;大力发展化纤纺织类、服饰加工类、食品制造类等劳动密集型、高就业率企业,创设更多就业岗位;培植企业设立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采取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推荐上岗等方式,既缓解企业用工荒,又提高农民就业率。
实施病有所医工程。累积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规范化村级卫生室52处,其中省级35处、济宁兖州市级17处;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工作力度,两项参合率均达到100%;组织了甲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开展了35—59周岁农村户籍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共查体8634人,筛查率达到84%,对查出的4例乳腺癌和2例宫颈癌患者,均已进行手术治疗。
实施困有所救工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残疾人、老年人、低保户、优抚对象等群体的扶持力度,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低保金、优抚金等社保资金;加强了基层残协组织规范化建设,目前建立了牟屯、武村两处济宁兖州市规范化村残疾人示范站,前谷村等20处济宁兖州市规范化村残疾人康复站;加大危旧房屋翻建修缮工作,优先考虑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医疗救助和灾害救助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加大慈善救助力度,成立了镇级慈善分会和村级慈善分站,开展了慈善一日捐、资助贫困大学生、慰问贫困老党员等慈善救助活动,累计募集善款20多万元,救助贫困群众1000多人次。
实施住有所居工程。积极推进“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已开建6个社区启动26个村,开工建设各类楼房183栋,住宅楼171栋,商贸楼6栋、服务中心楼4处,老年公寓2栋,文体广场4处,实现上房约960多户;加大危旧房屋翻建修缮工作,优先考虑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五保、医疗救助和灾害救助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
(段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