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发区(大安镇)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并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目标。按照全国生态乡镇的标准和要求,该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村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环境监察、城建监察、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专项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检查、实施和协调工作;各村、企业相应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企业总经理(厂长)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本村、本企业各项指标的整改落实,配合镇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对照《全国环境生态乡镇考核指标》,与兖州市环保局合编《大安镇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制定了《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专门班子全力抓的工作格局。
完善制度,强化督导。建立了定期专题会议制度,采取组长碰头,工作调度、现场办公等形式,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议,通报创建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难题,部署下步工作任务。制订了督导检查制,对照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具体要求,采取现场解决和专项治理的办法,组织人员进行督导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每个阶段工作任务。聘请专家编制完善了镇生态建设、绿地、环卫、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印发了《大安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大安镇环境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大安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
加大宣传,狠抓整治。召开了“创建”动员会,充分利用广播、横幅、宣传栏等媒介,以村、学校、医院、企业、道路为主要载体,广泛宣传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的、意义和做法,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以“3·12”植树节和“6·5”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以省级森林城兖州市创建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全镇开展了植树和环保宣传活动,新增道路绿化面积75.3万平方米,完成长江防护林8300亩,更新林网260公里,新植各类苗木花卉5300亩,河道水系绿化面积3200为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3.1%。严密监控污染源点,加大了对夜兖州市摊点、饭店油烟、企业排烟、噪声污染等的治理力度,控制废气、废水、废渣随意排放和超标排放,努力从源头上净化镇域环境。
多措并举,夯实基础。持续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投资300多万元,成立了覆盖各村的210人保洁员队伍,配置垃圾运载车4辆、环卫车136辆、垃圾箱730个、下沉式垃圾池93个,建立了“户收、村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2008年以来,累计投资6亿元实施了水、电、气、暖、路和绿化、亮化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完成了开发区排污管道联网、镇集中供水、谭村沟排水工程;新建了变电站和大禹污水处理厂,改造了8条供电线路,完成了近20条60公里镇区主干道路及45公里农村道路改造建设工程,形成了“八纵八横”的主干路网。按照绿色低碳理念,建立了新入区项目审查论证机制,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没有节能技术保障、不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决不上,2008年以来,项目审查论证会先后8次否决21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投资过千万元项目。积极实施“一池三改”工程,2008年以来,新增“一池三改”1800余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