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共青团兖州市委紧紧围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统筹谋划,科学推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力打好“四大战役”,不断在“两新”组织团建上下功夫、解难题、促成效,开创了兖州“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新局面。
坚持把基层团组织建设和扩大覆盖面作为生命力工程,打好“两新”组织团建攻坚战。“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是新时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点,更是难点。团兖州市委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性高度出发,把“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作为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履行工作职责、检验工作能力的攻坚战。以党建带团建为统揽,以两新组织团组织创建为目标,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了“两新团建攻坚季”、“两新团建推进月”、“两新团建规范周”活动,通过重点大型企业独立建团、组团式建团、产业链建团、先模人物带动建团型、结对建团、网络建团、群聚职业建团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加“两新”组织团组织数量,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团组织规模,努力构建覆盖全体青年的基层组织网络,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截至目前,全兖州市“两新”团组织已建立221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188家,新社会团组织33家,覆盖35岁以下青年33000人,团员21000人。
坚持把优化团干部配备和整合各方资源作为基础性设置,打好“两新”组织团建阵地战。积极探索最优化配备、专业化培训、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激励的团务工作队伍管理模式,通过企业推荐、组织遴选、民主选举等多种形式,组建了一支业务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两新”组织团干部队伍;不断完善联动机制,激发团组织创先争优动力和工作活力。采取村企联建、校企联建、城乡联建等方式,开展“三联共创”活动,即资源联合使用、阵地联合建设、活动联合开展,推动新建团组织与规范化团组织联合创建优秀团组织;借助企业既有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和“五有”标准,不断加大各类阵地的建、管、用力度,确保活动阵地有服务育人宗旨,有科技文化设施,有专项服务人员,有相对固定的活动项目或服务项目,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保证“两新”组织团组织的青年学习有场所、交流有空间、活动有阵地。
坚持把促进青年与企业社会的融合发展作为根本性任务,打好“两新”组织团建持久战。团员青年的自我完善和非公企业的良性发展都是复杂的社会课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累积和沉淀过程。团兖州市委根据青年工作需要、价值追求、生活生存方式新变化和企业发展新要求,找准“两新”组织本质特征、青年群体特点和共青团工作载体之间的结合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兖州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文化建设等内容和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性、技能性、娱乐性、服务性活动,以活动吸引覆盖青年、以活动提升青年职业素养、以活动推动青年融入企业社会。大力开展“技能大比武”、“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岗位标兵”评选等活动,增强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理念,拓展技能劳动者成才的渠道,调动广大青年职工爱岗敬业、钻研技术、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团员成为生产上的标兵,技术上的骨干,营销上的能手,管理上的行家,成为推动非公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团兖州市委的指导下,“两新”组织共成立了12支青年突击队,创建青年文明号40余个,850余名团员青年成长为技术骨干,15名团干部得到所在企业出资人的赏识和重用,升任或兼任企业高管。
坚持把系统总结和不断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作为制度性保障,打好“两新”组织团建保卫战。随着青年流动性特征的日益凸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维持和保障“两新”团组织正常运转显得日益重要。团兖州市委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两新”组织团建规范有序、运转有度。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结合全年目标任务和镇街“两新”组织团员青年分布情况,团兖州市委对各镇街年度“两新”组织团建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和量化,明确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做到指标任务清,工作责任明。二是建立分片联系制。团兖州市委根据书记、部长分片联系制度,规定从书记到部室负责人结合各自分工,在团组织力量相对薄弱、工作难度较大的镇街建立联系点,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落实目标责任制。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与组织部门联合下发团建工作考核目标,坚持做到工作同布置、同考核、同奖励,推动工作大力落实,同时把两新团建工作与年底的评优考核相挂钩,作为年底评优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此外,还建立了“两新”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重大活动申报制度、互助帮扶支援三项制度,加强对“两新”团组织的联系和引导,“两新”团建规范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