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边疆行:山东援助现代农业走进西藏白朗

时间:2012-10-04 20:16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边疆行:山东援助现代农业走进西藏白朗

来源: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10月3日讯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是山东省对口支援地区,2010年6月以来,山东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与白朗县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开展了一场在西藏农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农业实践。记者日前走进白朗县,探访雪域高原上的现代化农业。

  进入白朗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藏民们村前屋后一个个的蔬菜大棚。在巴扎乡彭仓村,村民边巴顿珠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黄瓜。以前,边巴顿珠种植青稞,山东援藏干部免费提供的建材、种子和种植技术,让他靠种大棚蔬菜富了起来。

  “我家种了四个蔬菜大棚,每年收获两季蔬菜,能收入四五万元。我现在主要工作是带“徒弟”。”

  在白朗县,像边巴顿珠这样的本土技术员还有1500多名。

  “就是通过咱们内地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让他们当地人掌握到蔬菜种植技术,再由他们传授给当地的老百姓,这样即使我们将来回到内地了,也能把技术留在这里。”

  除了传授技术,山东援藏干部还把内地成熟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也嫁接到这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县内外市场有机连接起来。目前,白朗县温室大棚已经发展到5500多座,成为西藏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

  在白朗县采访,正赶上当地藏民收获青稞。与以往见到的弯腰挥镰、大汗淋漓的场景不同,蓝天白云下,只见一台台大型收割机正穿梭在金黄色的青稞田里,让人仿佛忘记了这是在西藏。这些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是今年三月由山东捐赠并运送到这里的。为鼓励藏民们使用,当地政府对农机使用费进行了补贴,村民自己只需拿40%,这样的价格,比饲养两头牛费用还低。

  有了农业机械帮忙,村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出去打工或者经商。

  “到这里打工,每月还可以挣三千多块钱。”

  扎西顿采所在的康桑公司,过去只是一家生产糌粑的家庭作坊,援藏干部们通过捐赠和引进大型包装设备及生产线,使产品换档升级,成为当地青稞产业的“龙头”老大。

  “我们的理念就是通过一系列运作,提高当地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康桑公司生产的糌粑,我们通过给它注册商标,打品牌,精心包装,使它的产品价格是原来的四倍。”

  像康桑公司一样,旺达食品公司、圣雄奶牛养殖厂等当地的小企业,在援藏人员的帮助下,藏民们的生活在走向富足的同时,白朗县的现代化农业也已经初现雏形。也迅速发展壮大,并带动周边的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山东丨走进百年平民餐馆:每天接十几万单!大家最爱的把子
  • 健康山东行走进平阴玫瑰小学爱心义诊
  • “双微”达人李光明:“微警务”走进百姓生活
  • 金融IC卡走进菜市场 东营首个菜市场便民闪付项目落地
  • 淄博博山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吸引游客走进大山
  • 燃气公司重阳节走进兴隆社区 为千户居民检查燃气安全
  • 乳山消防员走进敬老院宣讲消防知识 确保老人过平安年
  • “关爱空巢老人 齐鲁公益在行动”走进临沂月亮湾

    • 上一篇:青岛惊现2.7斤巨型龙虾 长35厘米有成人胳膊粗
      下一篇:青岛港今年吞吐量已超3亿吨 提前26天完成目标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