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对医院、大众以及整个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无疑是一件好事,也是一项的多赢的改革模式。”徐凌忠认为。
多项配套政策出台 未见一人恶意逃费
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服务诊疗模式,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但同时也为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和风险。为了推动该模式有效实施,自2011年5月开始,围绕“先看病、后付费”,济宁市相关部门已下发10多个文件,涵盖多项推动该模式实施的配套政策。
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调整完善新农合和医保政策。去年11月份,济宁市卫生局、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发文要求,今年1月起,新农合经办机构要按上年度医院结算资金15%的比例,预拨周转金给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医院,医保预拨资金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用于缓解医院垫付资金的压力。今年4月份,济宁市又设立“先看病后付费”专项资金以应对运行风险,为医院加上双重保险。
另外,对部分住院费用较高的患者实行了分段结算的方法,住院期间医院对患者住院费用清单和病历实行“双公开”。个别困难患者,可持所在镇街、村居有效证明签订《住院治疗费用延期(分期)还款协议》,还款期限为1-2年。
济宁市卫生局局长焦华认为,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改革,强化的是政府执政为民理念,体现在政府关心群众、理解群众、服务群众,体现在政府工作不断让群众从发展中分享成果、得到实惠、感觉幸福。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增高,也反映了群众对政府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看病不放心”等方面的工作举措的认可。“这种诊疗模式实施两年以来,未出现一例恶意逃费患者!”(记者 李倩 韩伟杰 通讯员 孟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