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中医院率先试点“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资料片)
“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在三级大型医院推行。(资料片)张晓科 摄
10月9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先看病、后付费”,看似是一种支付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却给老百姓带来莫大的实惠,看病没那么难了,医患关系也随之更加和谐了。济宁作为“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的先行者,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全面予以推行,让更多的病人体验到了“不交押金”带来的方便。
目前,“先看病,后付费”这一服务模式已在济宁市262家各级各类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施,累计受益人群64万余人,各级医疗机构先行垫付资金16.74亿元,未出现1例恶意逃费的患者。
不仅不用先交钱,如确实困难,还可以分期付款 先看病、后付费,让医院更加人性化
10月7日,记者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见到了今年83岁的孔凡真,12天前,她因为糖尿病突然引起的并发症被120救护车送到这里。因为2月份刚住过院,家里的孩子准备好住院押金和所有证件就匆匆赶到医院。但让他们颇感意外的是,医院住院处只看了下医保证,连身份证都没要,没收任何押金,就直接办了住院手续,住院12天了还没交过一分钱。
“住院前不用先交押金,没钱了医院也不会给停药,家庭困难的,还可以办理分期付款。”内分泌二科护士长何燕姿说,今年2月份,作为医院率先试点实施“先看病、后付费”的5个科室之一,一下子拉近了和患者的距离,原来怕赖账的顾虑也打消了。
“2月初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很多老百姓还不知道这一政策,很多准备好钱过来转院、看病的患者都不敢相信。因为这些钱都是患者家属东拼西凑的救命钱,担心放在身上不安全,就主动找到医护人员帮忙代管押金。”何燕姿说,而以前,护士拿到清单后,账上不足的就要催缴,如果欠上二三百元可能就要停药,本来平常挺好的医患关系,也变得尴尬起来,但现在可以更专注与患者的沟通,“心也近了!”
在患者眼里,“先看病,后付费”不仅就诊形式更方便,在情感体验方面也更加人性化。嘉祥的患者孔凡真住院12天,一直在床边照顾她的儿子张晓青对此颇有感触,“母亲被120急救车转院送到市人民医院时,已经不能吃饭了,但经过医院及时治疗,老人有了意识,也能正常吃饭了,住院12天了医院没要过一分钱。”张晓青说,原来住院要交押金,最后结算完才能退回报销的部分,而现在住院只需留下医保或新农合证件,与医院签订协议,出院时结算自付部分,给家庭困难的患者足够的时间筹钱,让很多没钱看病的患者敢看病了。
家住邹城的陈静因为糖尿病住进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出院时因为带的钱不够,还欠下2000多元医疗费,没想到医院不仅让她按时出院,还没有催她交款。“你下周复印病历的时候,顺便带过来就行,不用单跑一趟。”这种信任让陈静很感动,第二天一早她就把钱送了过来。她说,这种方式让医患双方互相信任,感觉医院更加人性化,确实是个救死扶伤的地方。
从1家医院试点,逐步推行到三级大型医院 已有64万患者受益,医院垫付近17亿
2010年12月,济宁市率先在兖州中医院试点“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之后又逐渐推广至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以及二级综合性医院等。今年2月份,济宁市在一、二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在3家三级大医院强力推进“先看病、后付费”工作,让更多的老百姓分享医改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