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偷油贼和四名买主在法庭上接受审判。 记者 侯文强 摄
柴油老是被偷,烟台港一下属公司想尽办法,可就是找不到偷油贼,让人窝火的怪事发生了一年。今年2月份,巡逻队忽然在监控上发现了可疑迹象,原来偷油的是两名内部司机。
窝火 一年光丢油就是找不到小偷
“我们早就发现有人偷柴油了,可就是找不到小偷。”烟台港联合公司工作人员说,公司里有很多铲车和装载机等机械,本来每天的耗油量不少,不会有人注意。可在2010年的时候,有司机向公司反映所开的铲车有被人偷油的迹象。
加强夜间巡查、油箱口焊铁丝网、做好交接班管理……公司想尽办法,可一段时间后,焊的铁网被损坏了,油继续莫名其妙地消失。更让人窝火的是,仍然没发现小偷的影子。
因为每名司机的驾驶技术和作业环境不同,每辆机械的耗油量也就有偏差,根本没法从机械上查。
巧了 看监控时抓出“油耗子”
2012年2月的一天中午,公司巡逻队的队员在查看监控时发现,一辆叉车被停靠在一个货垛的隐蔽处,旁边还停着辆白色面包车,随后一辆蓝色面包车也开到那个货垛旁边去了。
感觉事情可疑,巡逻队员立即赶到货垛附近,远远地观察那3辆车的情况。让巡逻队员既怒又喜的是,有两个人正准备从叉车上偷柴油。找了一年,终于抓着了,巡逻队员上前将对方抓获。
经检查,巡逻队员惊讶地发现两辆面包车都经过改装,车上有输油管1根、油桶6个。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让他们憋了一年火的“油耗子”竟是公司的司机。
大胆 改装面包车偷卖柴油
经过警方审讯,叉车司机宋某交代,他在面包车后排座位底下焊了一个长方形的暗格,用来藏匿偷到的柴油,瞒过门岗后到外面低价卖掉。
从2010年1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宋某和同事多次驾驶公司机械车辆到偏僻地货场后,用塑料管从大型铲车的油箱里将柴油偷走。
据警方侦查,宋某和同事每个月至少偷4次油,基本上每次两桶,每桶有25升的容量。这俩“油耗子”共偷走3000余升柴油,价值人民币2万余元。运出烟台港后,宋某大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柴油卖掉,前后共有4人买过他的油。
审判 如何定罪名有异议
10月22日,该案在芝罘区法院公开审判,宋某等两名偷油贼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4名“买主”也因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站到了法庭上。案发后,宋某和他同事的家人退赔了2万余元。
在法庭上,宋某和同事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所犯罪名持有异议。宋某的辩护人说,宋某和他同事是涉案公司的员工,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将单位财务占为己有的行为,应该是涉嫌职务侵占罪。
如果按照盗窃罪量刑的话,宋某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如果按照职务侵占罪名量刑,对宋某的判罚将会轻很多。法庭将择日宣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