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6岁的白血病女孩“点点”每天只能躲在家里或者医院,小女孩的眼神里写满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生病以前,点点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梳着漂亮的马尾辫。(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玉米是家里的主要收入。点点会静静的看着妈妈干活,她会突然冒出一句,“妈妈,你不能放弃我,你放弃我我就死了,我不想死。”(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31日,“齐鲁公益联盟”成立仪式上,点点获得了白血病女孩赵琳捐助的十万元善款。(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图片故事:微山白血病女孩“点点”
齐鲁网济南10月31日讯(记者 张晓博)自从一年前患上白血病,六岁的“点点”的生活彻底发生了变化。老家和医院,“点点”已经过了整整一年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如今,她要么在徐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要么在微山县韩庄镇山头村的老房子里,一个人玩。
尽管才六岁,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点点”依然是个爱美的女孩,妈妈说,每天小点点都会特别认真的穿衣服、穿袜子。采访中女孩一直不愿意摘下口罩,但她会拿来爸爸的手机,指着里面的一张照片告诉记者,“叔叔,这是我生病以前的样子,一生病就掉头发了,我的辫子应该是这样的!”
一年来,为了给小“点点”治病,除去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华国清张莉这对微山湖区的农民夫妇已经欠下了近二十万外债。点点的爸爸华国清才不到40岁,“去年听到‘点点’生病的时候,我正在上海的码头上打工,不到三天,头发全白了。”
最多的1万元,最少的100元,在点点妈妈的记帐本上,密密麻麻写了几十页。一年多来,“点点”的治疗费就是靠村子里的邻居们一点点凑起来的。山头村是微山湖边的一个小渔村,村民们大都生活拮据。记者来采访时,村里的主干道容不下汽车调头。
“点点”家的收入来自家里的几亩地,这几天收完了玉米,“可以卖个几千块钱,这样她11月5号到儿童医院化疗的钱就差不多了。走一步算一步吧!”点点妈妈说。静静的看着妈妈干活,点点会忽然冒出一句,“妈妈,你不能放弃我,你要放弃,我就要死了,我不想死。”
每隔二十天到一个月不等,“点点”就需要到离家最近的徐州市儿童医院接受一次化疗。从医院回来,点点要把成袋的药“当饭吃”,“如果在化疗期间不感染,每次可能要花一万元左右,如果感染了,那就说不定要花多少钱了。”华国清说。
今年,在花光了借来的所有的钱后,“点点”离开了医院回到了老家。由于湖区天气潮湿,“点点”身体虚弱,华国清“狠狠心”给点点的卧室装上了土暖气,“最冷的那几天,给孩子暖和暖和,我怕她受罪啊!”冬天怕感冒,夏天怕发,最热的时候,点点靠头顶的小风扇降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