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颜店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多措并举,破难攻坚,奏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最强音”。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责任体系。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责任分解机制,坚持属地化管理,突出村级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村支书为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与村签订了环境整治目标管理责任状,与个体经营户签订了门前三包协议1800份,将任务落实到村庄、到农户。同时严格落实“镇级领导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的包保责任制,落实主要领导抓调度,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镇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狠抓设施建设,着力夯实整治基础。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拉大城镇框架,在实施了投资120万元的济阳路路缘石铺设工程和绿化提档升级工程、投资90万元的聚集区道砖铺设工程之后,又投资50余万元新换保洁工具500件,维修下沉式垃圾收集站10个,新建垃圾池320个;另外,投资30多万元,高起点进行了镇域规划,现已进入初审阶段;投入70万元的镇驻地排水工程也在加紧筹备。
强化宣传引导,着力提升文明素质。立足实际,制定了《颜店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粉刷宣传标语5万方、发放倡议书2万余张,悬挂条幅300幅,结合“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向群众介绍、讲解整治工作的积极意义,在村务公开栏公开道路硬化政策和标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使居民自觉参与道路硬化,维持公共卫生,爱护生活环境。
注重建管并重,着力创建示范工程。坚持环境卫生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农房改造相结合,着重抓好示范村和帮扶村的建设,强化管理机制,落实清扫保洁和环境监督人员,充实调整了保洁人员35名,探索建立“联户公约”制度,加大党员定岗设责力度,推进联户保洁,构建村民间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上下联动的环境管护机制。
实施重点突破,着力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对“两大片,两条线”即镇驻地、天庙兖州市场和济阳路、兖颜路进行集中整治,开展专项执法活动20余次,投入人力2000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清除违规经营点20多处,拆除违章建筑40多处,清运垃圾8万余吨,取缔大型垃圾回收点2处,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抓好主干线沿线治理的基础上,切实加大边远村庄、卫生死角、渠道水系等薄弱环节的整治力度。集中清理卫生死角,进一步健全清扫保洁制度,使垃圾清运率均达到95%以上。
坚持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深入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开好四个会:召开好支部会议、村委会议、群众代表会议、党员会议,讲清政策,统一思想;把好四道关:各村成立了理财小组和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严格资金筹集关、资金使用关、工程质量关、后期管护关。全镇齐抓共管,形成了层层包保责任制,班子成员包管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巷,加大帮扶力度,对薄弱村派驻工作队。目前,全镇已开工建设62个村,完成道路硬化230公里,其中不符合硬化标准的小街巷72公里。
注重常态维护,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将环境综合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工作,对镇村保洁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经费实行全额保障。二是探索建立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指导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进村民自治。三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单列专项考核奖励资金50万元,实行村支部书记和保洁员同奖同罚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开展经常性督查。建立了跟踪督办、社会投诉反馈等制度,对不及时整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