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厕所外表挺别致。马辉 摄
11月6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近日,济宁高新区的廖沟河湿地内,一些“浑身长草”的建筑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目光。原来,这些像“蒙古包”一样的建筑是高新区开始试点的生态厕所,目前已建成6个,下一步将在区内进行推广。
5日,记者在廖沟河湿地内看到,公厕外墙和屋顶都种满了绿草,外墙的塑料管是用来浇水的。厕所的整体框架是钢筋结构,主体材料则都是从附近工地上运来的废弃材料。不仅是外表环保,厕所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以作为肥料,液体废弃物经过处理后可直接排入草地,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这种生态厕所具备实用、节约、美观的优点,植物植在厕所外墙上,不仅可以涵养水份,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还可以保证室内冬暖夏凉。”济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颜明告诉记者,目前,高新区打算在植物种类、内部设施等细节略作调整后,逐步在区内推广这种生态建筑。
“不仅是厕所可以这样做,在一些泵房、变电站中也可以推广这种建筑。”颜明说,在高新区,也有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墙体绿化的样本。高新区市民大厅、产学研基地等试行了“绿色屋顶”,一些立交桥及区内建筑也试行了“绿色上墙”。“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绿化,让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记者 马辉 通讯员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