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二折”、“美特斯邦威三折”“安踏二折”……国产体育运动牌子折扣信息随处可见。据报道大牌被库存压慌成为致命问题。安踏库存6.18亿元、特步库存6.71亿元、361度库存4.51亿元。相比这些品牌来说,李宁更惨。年报显示,李宁公司去年的库存已经达到11.3亿元,几乎是2008年的两倍。被迫扩张奥特莱斯成为这些品牌的命运……
□杨梅
一线品牌“地摊价”:国产运动品牌的折扣危机
“200换400”、“新品8.8折”、“两件7折”……走在济南繁华商街泉城路上,这些以前很少出现国内一线运动品牌的打折力度,非常普及。泉城路可谓国产运动品牌的聚集地,361度、Kappa、鸿星尔克、特步各有门店,甚至有的品牌一条街上出现两到三个形象店,相距不过数百米。
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这些运动品牌价格已“硬”不起来。国庆前济南某百货公司,场内的李宁、361度大部分商品都参加“200换400”的促销活动,相当于打了5折。而361度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新品也可以打8.8折。而李宁专柜,在近100款鞋中,也仅有不到10款标识不参与活动。动向旗下的品牌Kappa则是全场参与活动,记者看到了不少当季新款也在其中。一件原价700多元的运动外套在特卖会上只要159元,原价600多元的运动鞋打完折才200多元。
然而与打折火热的情况相异,这些企业的年报并不亮丽。记者统计了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匹克和动向六家国内运动品牌公布年度报告发现,他们的销售增长率均出现下滑情况,同时库存、经营溢利、毛利率等指标也不容乐观。有业内人士认为,严重打折的情况已影响到这些运动品牌的价值,加上投入研发的费用比例过少,国内运动品牌行业的未来存在不少隐忧。
根据各大国内运动品牌公告显示,2011年国内体育品牌集体出现大库存现象,清理库存是各大体育用品品牌重点工作。各大国内运动品牌如今纷纷为库存所困,行业全面陷入调整期。
摩根大通的分析报告认为,李宁公司2011年全年收入将会倒退13%,盈利倒退60%。增长放缓的还有匹克,匹克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匹克业绩增长大幅放缓,2011年第三季度同店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只增加6.2%。此前匹克的订货金额同比增幅都在20%。
销售业绩下滑、领导人换帅、库存居高不下,运动品牌市场经历着生死考验。2011年11月13日,李宁品牌首席产品官徐懋淳也将正式离职,两周内李宁两名高管相继出走。拥有Kappa、RDK、Phenix 三个品牌的动向2011年在6大运动品牌中表现最差。2011年报显示,实现销售收入27.4亿元,负增长35.7%,经营溢利从17.4亿元直接跌破亿元水平,至9868万元,跌幅94.33%。库存比例也从22.3%直接升至34.7%,以至于动向董事会主席陈义红在年报中宣布再“出山”救市。
大牌 “下嫁”:奥特莱斯的“救世”之路
受原材料、人工成本的增加,国内运动品牌,从2011年年末开始,厂商开始进行价格调整,单价上涨10%—20%。然而运动品牌经销商销售的运动服装都是7折以下销售,利润微薄,代理商纷纷出逃,厂商开始采取直营的方式。业内人士分析,预计两年内厂商将全部进行直营销售。资料显示,现在,超过半数的代理商选择“出逃”——此时,奥特莱斯等负责“清理库存”的品牌折扣商场成为深受“库存压力”的品牌的最后“救命稻草”。
“我们5月份一定会在城东开出分店,经营面积大约有18000平方米,比起时代店,新店会走百货公司风格,有将近30%的面积用来做辅营项目,剩下的依然全做流行品牌折扣品,品牌选择方面会和老店有40%的差异。”杭州衣之家百货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招商形势比他们想象的乐观,比如Adidas和Nike的多家代理商争先前来抢位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