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16条:让创新成果从纸面走向市场
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每日新闻》
齐鲁网12月3日讯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每日新闻》栏目报道,如何让纸面上的创新成果尽快转化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山东刚刚出台的“科技16条”,力图通过政策创新,催生一批创业的专家和科技人才,让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新兴产业。
在国内市场上,LED灯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原因在于灯管表面的胶黏剂一直依赖进口,一公斤要一万多块钱。由山东省科学院材料所研发的新型胶黏剂是一款可以替代进口的新产品,虽然刚刚经过中试,当济南市已经在新材料园区为他们划定了80亩的产业基地,为的就是让这个前景广阔的新成果尽快产业化。而更让科研团队兴奋的是,新公司的股权组成和收益分配,比以前更有力度。
山东省粘接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彭丹:“我们可以入股,可以办公司,这样能够让我们的成果很快进入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还能获得很好的经济回报,我们干起来就更有劲了”
按照以前的规定,科研人员的职务发明的处置权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是职务发明转化后,个人也只能得到很小一部分的收益。
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按至少60%、最多95%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职务发明成果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在成果所有权不变更的前提下,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拥有成果转化处置权,转化收益中至少70%、最多95%归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拥有。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说,这个东西放在这里这是一张纸,如果转出去创造了效益,那比我们在这里放着不流失,那我们认为你不转化,放在这里,是更大的损失。如果转化以后创造了新的效益,产生了新的税收,也带了新的收入,不是最大的增值嘛。
在16条科技新政中,以高等学校、科研院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山东企业,可以获得实施股权激励以及分红激励试点的相关鼓励政策;山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按至少50%、最多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科技人员兼职科技创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其收入归个人所有。
除了“科技16条”,山东还出台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12条意见,从多个层面营造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张扬特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