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3日讯(记者 张頔) "打了120之后,也就有5分钟,急救车就开到家门口了。"章丘文祖镇的鲁传新体会到了急救车带来的便捷。12月12日,济南市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对农村医疗相关的建议进行检查,目前省城已在乡镇卫生院建起了12个急救站点,加强了农村医疗的急救能力。
76岁的鲁传新是文祖镇农民,妹妹妹夫从东北回章丘探亲,"有天早上,妹夫正要出门,突然晕倒了。"鲁传新说,情急之下他马上拨打了120."以前去卫生所拿药时,见过120的宣传,还真派上用场了。"鲁传新说,接线员电话里问了症状、地址等信息后,初步判断是心脑血管疾病,嘱咐不要乱动病人,急救车马上就到。
鲁传新回忆,急救车5分钟就来了。经诊断妹夫是突发脑梗,医护人员将其送往医院后,很快就脱离了危险。"以前村民碰到这种突发疾病,只能随便找辆车送到卫生所诊治,颠簸之下病情容易恶化。"章丘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王庆泉介绍,急救车所起的作用不只是运送急症病人。除了呼吸器、血糖仪、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外,车上还配有司机、医生、护士各一名,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
济南市急救中心主任刘家良介绍,2012年底长清、章丘、济阳、平阴、商河这5个县(市)区,都已建成分中心急救调度指挥平台,共有急救站点22个,其中12个设在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了15-20公里急救半径和15-20分钟急救圈的要求。"在缩小农村急救半径的同时,也在努力减轻患者的负担。"刘家良说,在市区叫急救车,患者要承担出诊费、车费、担架费、医药费等,目前章丘的村民已经实现不用付车费,只需承担急救时必需的仪器、药物费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