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代传春)“现在这上级的政策真是好,俺开这家金锣肉食专卖店的手续都是村里的干部们帮着办的。”聊起在家口创业的经历,新驿镇新一村村民陈玉苓笑呵呵地说,在开店的同时,她们家还以每亩1100元的租金,流转了20几户村民的100亩责任田种植金银花,今年干花的价格虽然比往年低了近一半,但每亩收入还是能达到近万元。像陈玉苓这样在家门口创业的家庭,在新一村已达到总户数的80%以上。
如此多的家庭不出家门,就能实现不菲的收入,主要得益于新一村积极引导农民、服务农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务实举措。近年来,新一村充分发挥地处镇驻地的交通、流通、兖州市场优势明显的特点,在正确引导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致富项目的同时,加快建设新一村商贸街,大力配合镇里搞好建筑建材、五金百货、农副产品销售等兖州市场资源的整合,为村民创业就业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基础。村民任文亮原在外地发展,当四年前回村看到发展的基础环境比外地硬实后,回村创办了投资近1000万元的腾达商城,专门从事电动车、冰箱、彩电等的销售代理。“现在看当时的胆子小了一些,明年计划再扩展一下营业面积,大致在600平米吧!”任文亮说。
随着近年来全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资金短缺成了大多数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瓶颈,新一村“两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村干部们多次到有关金融部门进行深入探讨,于是“村级信用联盟”应运而生。从事酒类营销的村民王锋说:“‘信用联盟’成立后,贷款可方便了,就象从自家的存折上取钱一样简单”。
不让一户在小康路上掉队,是新一村“两委”确定的富民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新一村特别强化对不具备创业条件家庭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近年来,通过聘请企业、劳动等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对这些特殊群体劳动力的培训,使他们大都掌握了两门以上的职业技能,使60多名劳动力顺利进入当地企业成为产业工人。村民王大哥说,他家4口人,60多岁的母亲能帮着拾掇拾掇家务,孩子正上小学五年级,因为家庭底子薄,再加上自己和妻子都不是做买卖的料,于是就参加了村里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现在他和妻子走不到3里路就是上班的企业。一年下来,俩口子光工资收入就超过4万多,承包地去年流转给别人了,一年的承包费是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