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4万公顷
“创森”期间,规划将历城柳埠和平阴大寨山 2处森林生态类型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建长清大峰山林场和历城黑峪林场2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使济南市自然保护区达到 4处,保护面积达到1.4万公顷。
中幼林抚育40133公顷
按照“规划”,对现有森林植被进行抚育,加强新造林地中成活率较好的林地抚育管护,提高保存率与人工林质量;对成活率较差的进行补植重造,确保成活率达标;对疏林地根据林分状况进行封育、改造,对中幼龄林进行抚育管理,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内环境,使森林能更好地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规划期间,济南市完成补植3400公顷,中幼林抚育40133.31公顷。
专家评审意见:“规划”符合济南实际、可操作性强
2012年2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在济南主持召开了《山东省济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真听取了编制单位关于《规划》的汇报,查阅了《规划》文本和相关材料,经过认真讨论和审议,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1.《规划》符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符合相关技术规程要求,客观分析评价了济南市的林业现状、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明确提出了建设理念、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布局和建设目标,整体上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2.《规划》根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以“森林泉城、魅力济南”为理念,并与济南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整体框架合理,分析问题透彻,按照建设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的需求,提出的各项重点工程、支撑体系、保障措施、投资估算和效益评价,可信可行。
3.《规划》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功能协调、整体推进的设计理念,从市域和主城区两个尺度,分别提出了森林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充分展示了泉城风貌与特色,体现了市域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城区园林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近自然性。《规划》对于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提升泉城文化品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生态承载力,促进济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评审委员会认为,《规划》符合济南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评审。
未来数年“创森”工作重点都有啥
近年来,济南市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配置森林资源,以工程推动林业发展,依法治林,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巩固发展造林绿化成果,使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森林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初步形成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为主体,优化林业资源为基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效果显著的快速发展格局。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推进生态市、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市的创建,有利于建设美丽泉城,有利于强市富民。市第十次党代会、第十五届人代会提出要基本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泉城特色突出、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和谐美观、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良好、管理井然有序的美丽泉城”。下一步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的工作思路是: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推进建设生态市、水生态文明市、建设美丽泉城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快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城区绿地建设、南部山区绿化、经济林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建设步伐,到 2015年,使全市绿化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构建近郊和城区相连接,水网、路网、林网相融合,城市和农村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使南部山区实现绿色发展,使北部平原地区构筑绿色屏障,使城区绿化美化多姿多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