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
妇儿医院二期后年交付使用
记者昨天在青岛妇儿医院看到,妇儿医院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该项目是在一期项目基础上新建二期病房楼,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00.7亩,建筑面积51937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新增停车位626个,设计楼层22层,地上18层,地下4层,项目概算投资36809万元。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于今年底完成主体施工10层,2014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市依据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抓住2008奥运帆船比赛举办城市医疗卫生保障、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投资40多亿元,建设启用了市市立东部医院、妇儿医院一期、国医堂、中心医院、中心血站、护理实训基地、北九水疗养院等卫生重大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数2000多张,已竣工启用的项目医院床位使用率均达到100%以上;与此同时,对97个镇卫生院、60个社区卫生机构、4000余个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初步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大提升了我市公立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效缓解了“看病难”问题。
●展望
北部医疗水平全国领先
明年将动工建设北部医疗中心初步定在红岛
对于备受市民关注的北部医疗中心,市卫生局局长曹勇表示,我市明年将动工建设北部医疗中心,初步定在红岛,约20多万平方米。记者了解到,根据市政府“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系统还将开工建设卫生设施200余万平方米,建设2个市级医学中心,升级6个县级医院,并不断完善镇卫生院、社区等城乡基层医疗服务网。到“十三五”时期,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水平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另外,我市将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疗服务有序发展,允许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医疗机构,允许投资主体自主选择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营利或非营利性)。鼓励社会资本在新建城区、新兴经济功能区和医疗资源配置相对薄弱区域,兴建医疗技术雄厚,管理先进的综合医院;鼓励各区市引入专科特色突出,管理成熟的连锁民营医院;鼓励具有办医经验、社会信誉好的机构和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形式举办非营利性、营利性医疗机构。
新农合参合达到100%
自2003年新农合试点推行以来,参合人口逐年增加,农民参合积极性逐步提高。自2006年起,我市参合农民稳定在430万人以上,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且逐年稳步提高,2011年、2012年我市参合率达到了100%,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市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标准从试点之初的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目前每人每年最低300元,住院补偿比从试点之初的27%提高到目前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73%,由试点之初的未开展门诊补偿到目前的门诊报销35%以上。(记者 王磊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