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退以后,再回到医院工作,一分钱报酬不要,义务的为高楼乡兄弟爷们服务,能服务几年就服务几年,直至人生的最后。我已经填表了,遗体献给医学院教学用,剩下的就撒在咱高楼的沟沟河河。”这是高楼乡身患癌症的医生谢绍彬真实的话语。
高楼乡地处微山湖腹地,地处苏鲁交界,水陆交通十分不便,自1971年高楼乡建立卫生院以来,谢绍彬就在这里扎根工作,一干就是40年。谢医生每天六点起床,骑车30里路到乡敬老院免费义诊,并且为每一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他们每个人有什么病史,看一眼档案就能知道,可以说对他们是了如指掌。敬老院的老人们都说:“大家已经离不开谢先生了,他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精神支柱。”但就是这样一位慈爱的医生却有着难言之隐。
2009年9月份,谢医生已经是花甲之年,在一次体检时发现自己竟患上了食道癌。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一般,给谢医生带来了非常大的打击。经过三个月的开刀化疗后,不顾家人的劝阻,竟然重新走到了工作岗位上,除了到卫生院上班外,最重要的是每天为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免费义诊。许多人都对他的行为不理解,因为他本身有退休金,况且返回岗位一分钱的报酬没有,这又是何苦呢?
一位敬老院的老人告诉我们:“他在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想过要出去,离开这个又穷又苦的地方,他也是凡人,也想出去过几天好日子。当时这里的人都很佩服他看病的水平和他的为人,感觉这高楼乡兄弟爷们不能没有他。大家当时找到他说谢大夫你是缺吃缺喝,你在这里如果缺吃缺喝了,俺们大家就挨家挨户给你凑粮食吃,他听了之后放下行礼,打那之后就再没提出过要走。后来大家听说他得了不好治的病都纷纷捐粮捐钱去看他。他上北京看完病之后,又跑来天天给俺们看免费义诊,我还劝过他要在家休养才能好快,可他就是不听。这个人真是俺们这里的活菩萨,这样的人就算有病,老天也得保佑,病肯定能治好的。”
谢医生说:“农村有句方言:打生不如混熟。我在这里都熟了。看完病后,我想了,如果我不上班,不给兄弟爷们服务看病,我于心不忍,我得这个病,花了十几万,我只花钱,给国家带来了这么大的负担,况且这里的人给我捐了这么多东西,东西不在多少,那是一份心意,它在我心中太重太沉。如果我蹲家里啥都不干,我感觉自己就像个蛀虫、像个累赘一样,不如再给大家服务几年,也算对得起兄弟爷们这片心意。”
谢绍彬,一位普通岗位上的共产党员,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共产党员,一位乐于奉献不计回报的共产党员,十八大精神中指出新的党员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奉献精神,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社会需要这种感动,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人民需要这样的公仆,人类进步需要这种精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谢老却让夕阳静好的光芒,映照在了微山湖的每寸波澜之上。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济宁新闻 > 微山湖上的“夕阳之歌——记高楼乡身患癌症的医生谢绍彬
微山湖上的“夕阳之歌——记高楼乡身患癌症的医生谢绍彬
时间:2012-12-30 20:01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青华园课堂上的春天
下一篇:曲阜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及解决措施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