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立足转型发展上项目。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城市,梁山县正在着力破解。围绕畜牧、食用菌等优势产业,梁山县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实施重点产学研项目,引导和鼓励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办产学研产业化基地。精心打造了中国农业大学转基因动物山东基地、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全国教辅出版印刷基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以及全省优质肉牛养殖基地、畜禽加工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十几个具有梁山特色的产业基地;同时,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精心策划煤化工产业园、医药化工特色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园区,加快推进要素集聚、技术集成、产业升级。积极发展出版印刷产业,培育化工、酒曲制造、板材加工、农机配件等产业,力促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去年,梁山县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粮食实现十连增,畜牧强县通过山东省初验,鲁西黄牛、青山羊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菱花集团在梁山投资了菱花生物科技项目,并将以此建设“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区”。项目计划在3年内完成总投资44亿元,形成年产35万吨调味品、30万吨氨基酸产品、30万吨有机食品、50万吨有机肥、40万吨饲料、74兆瓦余热余压发电的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09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氨基酸生物工程、生态工业园区。目前,该项目年产30万吨的氨基酸项目已于去年9月16日正式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不仅为梁山县提供工业增加值和财税收入外,本项目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和燃料动力的采购还将辐射带动梁山县及周边县市的农业、运输业、机械制造维修业、第三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
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去年,梁山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23公里的“三纵四横”路网、管网建设顺利完工,综合体育场馆、人防指挥中心等加快建设;建设新城会不会影响到民生投资?梁山县用实际行动作了最好的回答。一批大项目的相继落地、建成及投产,为全县工业经济提供了新的支撑。在此基础上,该县把民生问题摆在了最突出位置,在确保民生投资增加的前提下,集中打响了城市建设大会战。按照“先新城、后老城,先拉路网框架、后搞开发建设”的思路,加快推进山水城一体化建设进程,梁山泊平原水库和梁济运河湿地于去年12月4日开工,滨河大道北延工程正在加紧做前期工作;城区建设方面确定了32个重点项目,集中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开工13个,建设居民楼120余栋。街头绿地等工程增加了老城公共空间,圆满完成了拆100万平方旧房、建100万平方新房、增加100万平方城市绿地的任务。景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高水平制订了景区总体规划和几个片区详细规划,水寨、水路通道等12个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梁山县顺利通过“山东旅游强县”验收。凤凰公园景观工程是梁山县2012年度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是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民心工程。目前已完成土方、水电工程和广场铺设、苗木栽植,正在进行人行道和绿地建设,整个工程计划2013年4月份全面竣工。主要建设内容分为景观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及山体亮化工程,按“市民广场、健身公园”进行改造。建设旱喷广场,强化东西、南北两条轴线,通过环形道路、园路串联入口和各景观节点,增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运动场地,结合树阵设置健身器材,使市民在健身活动的同时感受舒适、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李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