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讯(通讯员 张红霞)在刚刚结束的市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市中区提出将围绕“四心两区”的特色定位和转型调整的工作主线,加快实施双城同建、项目带动、科教优先、创新发展“四大战略”,集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突破”。
2013年,市中区以放大优势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推进传统商贸、品牌商贸齐头并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坚持品牌化、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大力提升房地产、商务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态。坚持招商引资与本土化提升并重,积极引进沃尔玛、春天百货等知名品牌企业落户。 同时,围绕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商务楼宇、服务业园区,为聚集服务业项目预留发展空间。加快万达广场回迁区、商业区和盛基广场、国际商业广场、荷花广场等项目建设步伐。
市中区将围绕老城提升、新城建设、城镇突破,走出资源集约、产业集聚、环境友好、以城兴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启动车站西路南片区搬迁和东五里营回迁区建设,加快运河佳园二期、济安桥路西片区等在建项目进度,形成东西突破、两翼并进的开发建设格局。
按照“三河六岸”战略规划,进一步拉开滨河新城框架。编制滨河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车站西路西延、柳行路西延建设。围绕重大项目实施,加快居智路等路网建设。结合实施“运河之星”等市级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区。启动实施运河两岸片区一批项目的规划建设,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打造运河西岸新城区。
从今年起至2015年,市中区将实施企业创新“123”工程,集中扶持10家科技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20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新增3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帮扶指导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培育省级以上品牌产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孵化园。
设立专项基金,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在小额贷款、税收优惠、规费减免等方面重点倾斜。强化创业指导服务,全年新增各类创业主体3000个、小微企业1000家。实施“运河英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社区村优秀人才开发工程等重点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健全开放、竞争、柔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建设人才资源强区,人才资源总量增长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