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历下区着力打造奥体金融中心等14个建筑总面积32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在建项目;同时启动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文博金融服务中心、50万平方米的启德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下一步还将充分发挥核心城区的区位优势,重点引进外资和国内商业银行建立分行,支持大型企业设立财务公司,力争在未来几年引进50家以上金融机构省级总部。
高新区:“东部金融新区”说的是我们
“两核三区”中的东部金融新区,主要指去年8月份左右开始动工的汉峪金融商务中心。在高新区,这是一个共识。
按照《济南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东部金融新区将重点集聚金融机构总部、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业态,与金融商务中心区互为补充、错位发展。
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重点园区,高科技企业集聚。推动园区内企业上市,特别是推动园区纳入新三板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挂牌交易,是高新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努力方向。高新区发改局金融工作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规模较小、处于发展初期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公司来说,挂牌新三板,无论对规范企业经营、发展壮大,还是拓宽融资渠道来看,都是利好。
此外,高新区还将吸引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落户,目前,国内最大的产业基金——— 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均落户高新区。由于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较多,高新区还吸引了券商、上市路演中心落户。
进展
金融办:正做新规划
在市金融办近期关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文字描述中,记者看到这样的提法:“要明确建设目标,创造良好金融环境,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在优化提升金融商务中心区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东部金融新区,集聚金融机构总部、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业态。推进农信社股份制、银行化改革,积极引进外资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积极培育新型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将北京、上海分别与金融中心联系起来,首先想到的标志性地点就是金融街、陆家嘴,说到济南,对金融中心的看法尚无定论。“市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对济南进行金融发展规划,专家学者已经对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济南市政府金融办主任唐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关于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最新规划尚未公开。
唐忠提到,济南要想打造成区域性金融中心,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资本市场,金融中心并不是金融机构的简单叠加,而是应该打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多渠道融资,让金融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银行业内人士介绍,现在驻济银行不少贷款流向外地。对于这种现象,唐忠解释,济南的金融总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但是经济总量不能与之相配,这样就出现贷款外流现象,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意味着济南金融业已经发挥其辐射作用。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济南如何在辐射外地的同时,将金融集聚优势转化为实体经济发展优势,更好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将依赖于金融改革。
建言献策
专家学者:将济南现有金融资源串成串
对于区域性金融中心,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董彦岭认为,“两核三区”中提到的章丘市农村现代金融制度改革示范区,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金融中心的组成部分。
将济南打造成具备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董彦岭认为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他说,济南可以发展金融外包服务业,通过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金融机构合作,将这些机构的客户服务、数据处理等后期业务放在济南。此外,还应该动员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使非银行机构的发展更加规范。再者,依托济南本地产业,可以发展区域性金融市场,比如不动产交易市场、地方企业产权交易市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