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市民在路边焦急等待出租车。
1月31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上下班打车,纯看运气,都是在靠近公交站牌的地方等车。”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当日益增多的汽车保有量碰上春节,打车就是在碰运气。而记者在采访出租车司机时,他们也是感觉很无辜,一直在跑,可路上太堵了,半个小时都拉不完一个活,有时一晚上下来,也挣不多少钱。
市民赵先生家住城区红星路,而单位则在高新区,平时都是坐公交车去上班,碰上哪天起晚了,就得选择打车。“但凡起晚了,即使打车,十有七八也得迟到,因为在上班的高峰期,根本很难打到空车,即使打上了,也是要等上十多分钟。”赵先生告诉记者。
28日晚上8点,记者来到了城区太白楼路,由于这里是核心商圈,人气较旺,不少乘客从这里下车。虽然每隔一会,就有一辆出租车停在这里,但是由于打车的人“竞争”激烈,抢到一辆空车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不少市民会感到,在城区的太白楼路、红星路、古槐路、建设路等路段,除了空车率少,整体出租车的数量也比其他路段显得少。“不是我们挑路、挑乘客,只是城区的交通状况真是太过拥堵了。”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尽管想着尽量绕开老城区的一些拥堵路段,但是打车的乘客要求的目的地不同,无论如何也难绕过这些拥堵路段。
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也坦言,上下班高峰期,拉一个活跑半个小时很正常,而且都是短途的,特别是最近节前的一段时间,高峰期时间有所拉长,有时到晚上八九点钟,依然是这种情况,除去份子钱,挣得钱也微乎其微,只能拼命地跑。“不是说想乘车的人少,也不是我们不愿意拉,只是路上确实太堵了”。
“城区的路段太拥堵了,我这次的两会就提交了一个提案,建议对城区拥堵情况加以关注。”政协委员、北城集团董事长陈瑞涛告诉记者,相关部门除了对一些路段进行限行、禁止左拐等措施,加强对电动车上机动车道的管理力度、建一些地下通道或过街天桥等措施,也很有必要,只有路畅通了,出租车才能跑起来。
记者从济宁市车管所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济宁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0万辆左右,比上年增加了七八万辆,而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也已达到16万多辆。然而,城区共有10家出租车公司,约有1600辆出租车。“今年,济宁将把城区治堵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预计将会有大动作。”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记者 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