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司马镇高度重视与百姓利益相关的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各村凡涉及村内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重大事项,均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及时召开村民民主议事会,请大家讨论、决定,同时也通过村民议事会形式让群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感受,也传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新春寄语。
老有所养——让农民朋友无后顾之忧
今年75岁的李文博老汉是司马镇侯高村的一位村民,得益于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政策,老汉每隔几个月就会到镇上领取自己的“退休金”。
“没啥文化,出了一辈子苦力,到了没想到国家到把俺养起来了……”李老汉老伴去世较早,也没多少积蓄,以前都是靠种地维持生活,可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想到以后自己得向原本就不富裕的孩子伸手,老汉心里就不是滋味。现在老汉手里有了自己的小本本,靠着政府给的补助又买了几只小羊,没事时就哼上几曲,每次村里开议事会他就去旁听,有时自己也会发表点意见,“俺就想着国家越来越好,让咱这农村老头儿也不愁养老了!”
病有所医——为老百姓雪中送炭
司马镇茶棚村的张胜红夫妇原本靠种五亩地维持生计,农闲时张胜红出去打工挣点钱供孩子读书,可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压垮了这个原本刚强的汉子。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巨额的医疗费成了压在夫妻两人头上的一座大山。虽然因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可余下的部分仍旧不是个小数目。正在一家深陷困境之际,该镇民政部门随即将他们纳入了低保范围,并通过大病救助为他们报销了近万元的医疗费。
临近春节,政府领导又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啊,要不是政府的帮助,俺这一家人可真不知道要怎么往下过了......”张胜红的爱人含着眼泪说。
学有所教——保障小孩子的学前教育
“过完春节,我也打算把孩子送到镇上的幼儿园里去,孩子在那里能受到正规教育,俺还能腾出时间来干家务…….”司马镇张庄村的几个年轻妈妈在讨论着孩子的入园问题,现在他们再不用为孩子如何才能进入正规的幼儿园担心了。原来,该镇党委政府为切实解决学龄前儿童的入学难题,早已把完善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了工作重点,2012年经多方协调,筹资150多万元于8月份建成了司马镇中心幼儿园,该园严格按照上级标准,不仅完善了教学所需的各类硬件设施,同时充实专业师资力量18名,保障了农村娃娃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儿童一样的学前教育。
“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了,可算了了个大心思,国家说教育从娃娃抓起,这话可真不假!”在本月29号的村民议事会上,张庄村的李桂兰说出了自己对当地政府的新春寄语。
自打几年前实行这一制度以来,干群关系顺了,事情也好办了,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朱林)
刘雪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