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2年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民生篇
记者张树锋
免除学前教育学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免费为3.2万户煤气用户置换天然气;设立1000万元大病救助专项资金;提高城乡低保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新农合政府补助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新建改造25处中小学和9处公办幼儿园;新建改造息马地等4处农贸兖州市场……
2012年,全兖州市直接用于民生投入超过5亿元,承诺的为民十件实事全部兑现,公共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这也体现了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发展为了民生,为民谋求福祉的宗旨。
在今年的兖州市“两会”上,兖州市委书记张玉华在参加政协会分组讨论时就表示,人民群众的点滴小事,则是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的大事。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在民生方面的一系列投入和举措就印证了这一点。
教育是民生事业重要内容之一,入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也是众多家庭所关心关注的焦点。但在兖州,类似的教育问题却得到有效、彻底解决。去年,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免费了全兖州市范围内学前儿童的学费,这是继免除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学费后,推出的又一惠民举措。至此,兖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在兖州实现15年免费教育,不仅如此,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用于25处中小学和9处公办幼儿园的新建改造工程,新增校舍面积13万平方米,就近入学、均衡教育资源正在实现。还新增助学公交线路9条、车辆32台,学生上学、放学更加安全、便捷。
在城区,新建13处公共绿地和绿荫停车场,新建改造4处农贸兖州市场;在农村,建成7处镇级文体中心、116处农民健身场所,改造了9条30.5公里农村公路,漕河桥竣工投入使用。免费为3.2万户群众置换更加清洁、安全的天然气;在391所村卫生室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兖州市范围内,提高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出行、精神娱乐、生活等基础设施投入增大了,群众享受和占有的公共资源也就更多了,生活更有保障了,生活更加舒适、温馨了。
民生保障更应该关注那些弱势群体,关心这部分人的生活实际,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兖州的重要内容。去年,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增加了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比如说,改造建设了残疾人康复中心,为1000多名残疾人配发专用辅助器具;比如说,设立1000万元大病救助专项资金,救助那些因为身患重大疾病的人;比如说,提高城乡低保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等等,这一系列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的举措得到困难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没有遗忘这部分弱势群体,更体现了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良好的为民心态。
去年,全兖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96元,分别增长15.6%和16.6%。新增就业再就业14706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源自于兖州市坚持“工业立兖州市”、“工业强兖州市”,加快经济发展;源自于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积极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正是靠着一大批工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更大程度上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员,提升职工福利待遇。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兖州市经济发展的厚重度和强劲力。
今年,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在民生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治安防控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问题的投入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城乡百姓,增进百姓福祉,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