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一个月回家一趟,今年过年不能回家”
射箭队的17岁少女袁亚茹,刚为我市摘得1枚冠军奖章,3年的特训生活让她非常想家。“平时一个月回家一趟,今年过年不能回家,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在比赛中拿到好名次。”
摔跤馆里,90多个孩子抱在一起摔摔打打,练得起劲儿;散打场中,个子高高的运动员们正穿着袜子在练习对打,空气中散发着一股臭烘烘的“脚气”。
市体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准备参赛的运动员队伍中,除从本市挑选的1400人,还有从外省引进的100多人,与青岛、烟台等市交流的200多人,在全市走读训练的300多人,共2000多人的参赛队伍分散在全国各地进行训练。“水上项目有200多名运动员在江西特训;足球项目的100人在广西特训。另外,还有篮球项目的运动员在沈阳,其他近300名运动员都集中在全国最优秀的训练基地代培代训。”他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有400名运动员是被委托安排在我市的8个县市区内进行“市对县办”,其余的就在我市体校和唐口中学进行集训。“在我市本地进行培训的运动员春节还能放两天假,但那些在外地进行培训的运动员们这次肯定是不能回家过年了。”体校副校长李卫国告诉记者。
后记
第23届省运会,我市参与的竞赛项目共26个大项,涉及783个小项,几乎涵盖了省运会上全部参赛项目。目前,我市有2000多名运动员参赛、备战。
6日下午,记者来到了济宁市体校,采访了正在这里接受培训的乒乓球、跆拳道、拳击、柔道、摔跤、射击、散打、田径、射箭等8个场馆中的小运动员们和他们的教练,由于市体育局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组队员进行培训,因此,记者见到的运动员,最大的不超过18岁,最小的只有6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