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颢东正在和教练一起练球。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往往匆忙赶赴航空、铁路、汽车站,回家过年。然而,有这样一群“小年轻儿”,大的十八
、九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他们仍然投入在紧张的训练中。他们每天与教练一起对打五六个小时的球;他们穿着厚重的装备,对着目标一次次地射击;他们不停地跑步、投掷、摔打、搏击……他们就是我们的省运健儿。
“乒乓球馆每天练习五六个小时”
现在附属中学读初一的袁颢东今年12岁,9月份以后,他就升初二了。为了备战省运,他每天都来乒乓球馆练习五六个小时。
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技术比较全面,但水平还有待提高”。“原来反手球有点儿差,但在涂教练的调教下已经打得很好了。”涂教练就是对他进行培训的教练,虽然年轻,但球技很好。“我现在比较擅长正反手拉,正手拉得快,反手是以旋转为主。”小颢东告诉记者,自己是2012年初暑假期间接触乒乓球的,当时他在家里闲得很难受,也不想出去跟同学玩儿,爸爸妈妈就给他报了这个班,让他培养一点儿课外兴趣。他自此爱上了乒乓球。“我平时练球都是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学习,目前,我在我们班的学习成绩还是中上等。”他告诉记者,这次参与省运会,他希望自己能拿到前三名,因此,平时无论怎么练球都不会觉得特别累。
体校球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汤永明告诉记者,目前,全市共有200余名乒乓球运动员正在积极备战,他们的年龄从8岁到12岁不等。“目前在我校球类场馆进行训练的运动员主要是乒乓球、羽毛球,手球有时候会在体校的场馆,有时候会去新体育馆里的训练场练习。”他介绍说,乒乓球的比赛时间应该是在2014年9月份决赛,这期间,他们将通过层层筛选选出最后参加决赛的选手。
“每次练完,腿都像不是自己似的”
射击馆里,一声声枪响“震耳欲聋”,一群花季少年正趴着、卧着或站着举枪射击。
张子晨是2011年山东省射击锦标赛的冠军,今年17岁,2009年初才正式开始接触射击这一运动。“从小就喜欢玩儿枪,打个气球啥的。”他个子有1米85左右,看上去憨厚可掬,说起话来也带着一种沙沙的嗡鸣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特意先把手中的枪支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动作小心翼翼。“从接触射击到现在,已经快4年了吧?一直是一种爱好在支撑着我走下去。”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是体校的学生,每天的专业就是练习射击,当然,学校也会对他们进行文化课的教习。“最早开始接触射击时,家里人对我还是很支持的,但后来我要去体校上学,家里人就不怎么赞成了。直到后来拿了名次,有了荣誉,家里人才不再反对。”张子晨讲道。
记者在射击馆采访时发现,这个馆里的女运动员数量明显比别的场馆要多。教练说,射击馆的女运动员选手有三四十人,她们平时和男选手一样,也要采取立、卧、跪射三种姿势进行训练。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亚慧,今年18岁,自重100斤,身上穿的行头30多斤,一只射击步枪6公斤。“每天,她都要负重42斤,训练5个小时。”教练告诉记者。“我从2010年开始参与训练,刚开始穿这身行头确实不习惯,但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李亚慧讲道,“跪射和卧射的姿势比较累,每练完1个小时就能休息一会,每次跪射练习完后,腿都像不是自己似的,特别麻。”
“有时会很累,只要顶过那阵儿就好了”
体育场中,地面湿漉漉的,因为刚刚下过雪,田径跑道的周边还堆积着一些残雪。田径管理中心的刘雪芹教练告诉记者,田径队主要是对长短跑、跨栏、竞走、投掷和跳远项目进行训练。“今天上午扫完雪,我们队里的220名队员就都开始进入训练状态了。”他说。
魏政今年17岁,是体校的学生,家住曲阜市陵城镇。她的参赛项目是中长跑———400米、800米。她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保持的最高纪录是800米2分24秒。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但在同类别比赛当中算是比较好的成绩了。“我们每天除了要在跑道上参与正常的跑步培训外,还要在每周日上午出去参加越野跑步。”她告诉记者,日常的跑步训练为每天20个200米短跑,相当于20多公里路。在越野跑步训练中,长时20公里,短时也要15公里。“有时会很累,但只要顶过那一阵儿就好了。”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现在还是个二级水平,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进入一级的名次,上个好一点儿的大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