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树锋 通讯员解鲁
“现在基层法庭的工作越来越不好干,案件多,工作压力大,仅我每年接收处理的案件有170多起,平均每两天处理一个案件……”第一次见到戴着眼镜、外表文静、温柔端庄的女法官田新时,记者完全不能与电视剧里威严的法官画等号。
田新是兖州法院长安法庭一名女法官,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法官。她所在的法庭负责城区的鼓楼街道办事处和酒仙桥街道办事处所有民事案件与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其中民事案件占据了一多半,民事案件多以财产、瞻养、人身伤害、婚姻案件居多。
长安法庭共有6名法官,其中女法官占3名。2006年,田新刚到长安法庭工作时,整个法庭每年审理的案件也就不到300件。随着人们维权意识、法律意识的增强,案件也越来越多,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这两年,由于房屋征收工作,引发家庭财产纠纷的案件逐年上升。去年,长安法庭共审理案件达到800件之多。熟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里面的艰辛只有法官们自己清楚。
“仅去年,我接手的案件就有170多件,平均每两天就处理一起案件。每个案件,都要接待当事人,倾听当事人的诉讼、调查取证、写法律文书、送达等工作。由于法庭工作人员少,这些工作都要有法官自己来完成,每个人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了。”田新告诉我们,“白天上班的时间根本忙不过来,很多法律文书都要带到家里,晚上再加班。”
长安法庭的另两位女法官,薛峰,去年审理了案件148件;魏艳华审理了100件。她们办理案件的数量一点都不逊于庭里的男法官们。
去年腊月二十六,田新审理的一件租赁合理案件,原告对案件的判决不服,认为不公正,没有拿到他期望的钱财,当庭对田新进行言语上的侮辱。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又大闹田新的办公室。
“像这样大闹法庭、侮辱法官的案件,你每年能遇到多少次?”记者问道。
“像这样的事太多,多的我都记不清了。当法官的谁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法官就是原先与被告的‘垃圾桶’,有什么脏话都往我们这儿倒,好在我已经习惯了,而且我这个人也善于忘记,如果不会自我心理调节,恐怕早就疯了。当法官真苦,真累。”她感叹道。
当然,多数案件的当事人都是比较通情达理的。有很多经过她审理的案件,每年过节,当事人发一个短信表示祝福与问候,当看到这样的短信时,自己觉得干的工作神圣而光荣,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和快乐。“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工作,只能苦中作乐。”田新笑着说。
“就我们长安法庭的法官来讲,每个人每年都要处理100多件案子。”田新告诉我们:“当法官苦,当个女法官更苦。但是,既然做了法官,就得承担起责任,老百姓都用眼睛看着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