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曲阜城市发展前景,应国永表示应该注重资源整合与传承,“什么叫城市,城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市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我认为曲阜应该突出自身优势结构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应国永告诉记者,他考察曲阜整个旅游状况发现,凭借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优势,从旅游角度曲阜就完全可以做成“太阳”,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据他了解曲阜几大景区还不及杭州灵隐寺一个景点旅游收入高,“这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挖掘和重视,几个历史景点简单堆积,穿越型的东西不够,人来了以后呆不长,来了也是匆匆的”。应国永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整合资源,学习类似城市是如何做的,其次是解决地方机制问题。因此,曲阜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只要深入挖掘,形成持续性就一定会形成规模和特色,让人能够留下来,住下来,有一种体验,有一种穿越,内心对这个城市有一种愿望和渴求。
在推介会现场,一位招商负责人也表示,曲阜高铁招商最吸引大企业的地方,除了必要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外,企业想在历史文化名城里留下一些东西,对实力企业而言推广企业的品味更为重要,“这是一种文化的担当和责任,对他们而言赚钱不是唯一目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高铁新区东侧有一块土地面积小、交通相对闭塞,起初他们预想推介起来会有些难度,但没成想却成了中国安防集团眼中的“香饽饽”,因为他们将按照智慧城市的标准去建城市综合体,比如云计算等技术,“公交车开到哪里从手机便轻松得到”。
定位新区周边业态
提升项目文化含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后一个时期曲阜将按照“一轴三区”,以孔子大道为轴线,以高铁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的城市构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2010年通过“百日会战”,结合曲阜南跨移河战略,明故城被单列出来开发旅游项目,城区南移后也给高铁新区发展带来新活力。据曲阜市高铁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丁卫东介绍,京沪高铁曲阜站设计上下车客流量为6000人,随着日东高速东西横穿,曲阜东站接待区域辐射至日照、临沂、菏泽、济宁四个城市,今年大年初六上下车客流量突破2万人,人流巨大并且形成规模,但正是由于高铁的速度快,经过各个城市的时间短,在各站的停留时间非常短暂,曲阜经常出现如潮客流变成匆匆过客,留不住人造成“半日旅游”的情况。
丁卫东说,结合高铁带来的机会,曲阜市聘请新加坡专家制定高铁新区控制性规划,计划将高铁新区及周边建设成“现代古城”,“所有的建筑都是仿古的,让人出了高铁站就感觉来到了一个历史古城和文化名城”。丁卫东表示,政府希望通过更优越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把高铁当成一个主导,“虽然今年推介会是高铁城建分离,但是重点还是主打高铁牌”。
丁卫东告诉记者,曲阜被评为京沪高铁沿线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但是留不住人一直是困扰城市尤其是旅游发展的问题,“高铁速度快,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人流,但是人来的快疏散的也快,其实这对高铁沿线城市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丁卫东说,他一直在思考高铁和原来的火车站、飞机场到底有什么区别,“从现实情况看,高铁车站更像飞机场,形成留不住人、半天旅游的尴尬处境”。
丁卫东表示,在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做好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发新项目,精确定位高铁新区周边业态,比如加强尼山圣境建设,就是在注重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含量。“高铁新城医院的开发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列子,把医院做成专科医院,北京、上海的专家上午来下午走,将专家的聚集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丁卫东认为房地产项目也能收到同样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