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曲阜举行2013年首次招商引资推介会,依托高铁推出10大类64项重点城建项目,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家企业参与,共签订合作合同11项,总投资过100亿元,这为曲阜“一轴三区”发展带来更多生机和活力。随着京沪高铁的落户和贯通,曲阜逐渐融入北京、上海三小时经济圈,汇集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了更好地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曲阜结合城区南移战略提出高铁新区发展规划,在项目建设上将增加文化含量,打造极具传统文化魅力的现代古城。
今年城建项目主打“高铁”牌
首批11个项目签约投资逾100亿
在昨日举行的曲阜第三届高铁新区暨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介会上,记者看到项目共10大类64项,多集中在高铁新区文化地产、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社区建设上,此次推介会吸引了70余家国内前100强、省内前10强部分房地产企业,以及目前与曲阜市有在谈项目的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参与。
参会嘉宾和客商实地参观了曲阜古泮池片区建设工程、“一轴三区”合村并点工程、旧城改造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高铁新区文化地产等6个项目现场。在推介会上曲阜市政府领导详细介绍了曲阜城市建设规划和重点项目情况。并组织各相关项目指挥部与来宾进行对口洽谈,经过城建项目各有关指挥部与合作企业的坦诚交流、深入洽谈,结出了丰硕果实。在随后举行的合作合同签约仪式上,共签订合作合同11项,总投资过100亿元。另外还有多个企业,对数个城建项目感兴趣,主动要求留在曲阜继续洽谈研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有香港嘉里集团、绿城集团、无锡灵山集团、联想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牵手曲阜,深度合作,300多家中外客商争相入驻,与4个国家的6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产业发展等方面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曲阜以“2711”工程为载体,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文化强市、商旅活市、全域城镇化”四大战略,全面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振兴、文化建设、新区建设、镇街发展六项重点。文化建设上升为全省战略,文化部与山东省将联合设立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功获批。尼山圣境、鲁故城遗址公园、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开工建设,应该说给曲阜插上了一对跨越腾飞的翅膀。
实力企业“抢滩”标牌地域
最看重文化底蕴
依托高铁新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曲阜吸引了越来越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推介会结束后,记者采访到孔子文化交流中心开发商绿城房地产集团执行总经理应国永先生。
当被问及绿城来曲阜投资最看重的是什么,应国永告诉记者,是独一无二的文化历史优势。“作为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地域,首先要考察这个城市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城市的布局,也会考虑这届政府领导对城市的认知等方方面面,但从企业角度讲最重要的是突出自己的实力”,应国永说,像绿城集团这样的实力企业到哪里投资都一样,赚钱已经不是第一要义,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这个城市或这个区域范围有一定的示范和标牌意义,这大概也是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和有一定能力以后所追求的。“无非是要突出自己的实力,要么不干,要么就把事情干好”,应国永说,“比如一件项目在杭州做可能很普通,但在其他城市就会有突破,而且对其他城市项目建设也会有带动作用。”
应国永告诉记者,他本人比较看重曲阜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其他城市相比,这一点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读书人可以不去上海,可以不去广州,也可以不去香港,但不能不来曲阜吧,这是文化人对文化应有的尊重,对其他城市而言,老三孔也好,新三孔也罢,都是它们与曲阜无法比肩的地方”,应国永说,他觉得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得益于文化的的传承,“从投资回报角度讲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从文化履行、传承方面来说又是比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