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名校争创成功、评估高位通过谱写跨越发展新篇章。按照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要求,学院科学实施顶层设计,规划专业和项目建设,精心填写申报书,制订建设方案,形成了高质量的申报材料。答辩准备阶段,百易其稿凝练陈述提纲和答辩素材,形成精品汇报。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被确定为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坚持评建与争创工作同步推进,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建办公室。对照人才培养评估7个一级指标和22个关键要素,系统整理人才培养工作档案,开展自我评估与诊断,针对存在的问题,落实各项整改任务。深入开展说课、专业剖析、模拟访谈系列活动。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院改革发展和评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学院高位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二是深刻认识省级特色名校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省级特色名校是我院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学院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包括政府推动力、学院内驱力、企业外驱力。建设省级特色名校使我院赢得了更多办学资源,包括财力资源、政策资源、外部环境资源。
三是扎实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提出三个必须,即名校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提升理念。要培养技高英才,培育高职名师,建设示范专业,打造精品课程,建设实景教学基地,培育办学特色。名校建设必须立足校情、敢为人先。要客观分析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名校建设的逻辑起点,修订好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是名校建设的桩基工程,创新校企共同体办学体制机制是名校建设的关键棋局创新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名校建设必须破解的难题。名校建设必须凝神聚力、真抓实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提升境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强化责任、明确奖惩。
院长于建民强调,机遇面前要求我们加倍努力,责任面前要求我们勇于担当,激烈竞争更需要我们奋力拼搏。省级特色名校建设,是我院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和新局面。希望全体教职工,迅速行动起来,紧紧抓住名校建设这一战略机遇,牢固树立"名校建设、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加开放的眼光、更加开阔的胸怀、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勤奋的态度投入到名校工程建设当中,为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名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党委书记祝爱华最后指出,大会大动员开得很好很成功,张继民副市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特色名校建设提出了要求。于院长作了动员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13年是党的十八大开局年,是学院名校建设全面启动年,任务目标确定了,关键在于抓落实。全院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牢牢抓住特色名校建设机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特色名校建设。认真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弘扬苦干实干精神,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一要提升境界抓落实。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在解放思想中提升境界,在学习实践中提高理论自觉,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要查摆问题,找准差距,抓好整改,乘势而上。
二要明确目标抓落实。按照"三服务、一满意"要求,紧跟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办专业,推进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能力四强"团队建设,瞄准目标不动摇,凝心聚力抓落实。
三要突出重点抓落实。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验收"要求,做到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管理水平同步提升;名校建设、评建深化一体化推进;建设项目、长期规划统筹布局。突出重点、明确节点、科学有序推进。
四要以务实作风抓落实。作风是形象、是保障。要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要大兴务实之风,把求真务实,贯彻到特色名校建设全过程。要构建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奖惩、监督检查三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办公室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