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境界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目标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效。当前,在我市轰轰烈烈进行的深化“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动员要求全市上下持续提高境界、提升标准、拉高标杆。持续提升发展标杆,是对济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朗声应答,是全市党员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强力体现,是自我加压、主动作为、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必备前提。只有持续提升发展标杆,我们才能跳起来摘桃子,才能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以思想的新解放助推工作的新突破、发展的新跨越。
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持续提升发展标杆,是“全省争先进、区域当排头、全面达小康”的根本要求,是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形势和重大责任的必然选择。眼下,全国各地正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各尽其力谋创新,各显其能求突破,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势头迅猛,后劲充足。两相对照,纵横比较,严峻的竞争态势应该催生我们空前的危机感、压力感、紧迫感。除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标杆、负重奋起,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没有任何退路。这些年,济宁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过去一年又实现了重要突破。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不够大、人均水平比较低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发展不够依然是济宁最大的实际,加快发展依然是济宁最大的大局,跨越赶超依然是济宁最紧迫的任务。“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济宁要实现区域率先发展、全省争先进位,必须在更高的参照系中确立发展坐标和定位,必须坚持“全省争先进、区域当排头、全面达小康”的定位不动摇,咬住“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目标不懈怠,致力争先进位、跨越赶超不折腾,以发展的大手笔、大谋划、大担当、大作为实现济宁的新跨越。
持续提升发展标杆,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济宁发展面临的挑战,面临的要素制约,充分认识我们应对挑战、化解制约所担负的责任之重,从而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创新意识、攻坚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勇于克难。当前,济宁发展面临着平台空间的制约、土地资源的制约、市场容量的制约、环境承载能力等要素的制约越发突出,越来越明显。“为官避事平生耻”。困难挑战面前,勇于担责就是魄力,回避矛盾就是失职。“落实年、突破年”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始终保持不甘现状、勇于超越的强烈进取精神,通过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机制创新,破解难题打开通道,全力落实强力突破。用“脚”走不通的路,要用“头”去走通。同时,也要看到,今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造西部地区新的经济隆起带、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为济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济宁长远发展、对济宁人民负责的高度,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拉高标杆,积极作为,确保今年各项工作真正实现大进展、新突破。
事业为先、责任为重、落实为要,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持续拉高发展标杆,必须落实在改进作风务实实干上,体现在全力抓落实、强力求突破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是真经,干是真理,干是真本事,实干才能富民,才会强市,才有小康。持续拉高发展标杆,必须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力行实干之举、大兴实干之风,靠务实扎实的作风。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再好的设想,再好的决策,再好的蓝图都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济宁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是足的,务实实干,但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不难看到,有的干部“唱功”好、“做功”差,热衷于品头论足、指手划脚,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落实年、突破年”,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求实务实、真抓实干,多干实事、少做虚功,决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决不能浮在面上、不接地气。要压实责任促实干,强化督查促实干,严格考核促实干,坚决杜绝光说不练、只谈不干的虚浮作风,坚决克服怕吃苦、怕受累、不敢担当的娇气,进一步形成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的新风正气,树立起“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把实干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干打开机遇之窗、闯出跨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