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热乎的饭菜,孩子们都很开心。(资料图) 李岩松 摄
3月11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8日,记者从济宁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将继续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加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营养餐补助力度,逐步实施非家庭经济困难农村中小学生营养补助。
扩大学生营养补助范围 农村1-3年级均可获助
据了解,2012年济宁市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工程,为13.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在校孤儿、低保家庭、特殊教育和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营养补助金。
今年,将继续加大营养补助计划,逐步实施非家庭经济困难农村中小学生营养补助。2013年春季学期起,按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对农村小学1至3年级实施营养补助,供餐内容和模式由县市区教育、财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同时,济宁市还将加强关注困难弱势群体,实施“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扶持工程”、“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少年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将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加快推进幼儿园建设 年内新建改扩建228所
今年是济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全市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8所,重点推进70所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各类幼儿园新增教师2000名以上,在园儿童总数达到23万以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以上。
同时,为了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济宁市将建立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引导50所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推动优质和薄弱学校资源整合。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安排1000名农村教师到城镇学习交流,200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为了有效缓解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今年还将继续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推进济宁市城区30个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制定城区教育建设项目资金奖补办法,5年内济宁中心城区和外围镇村新改扩建学校108所。
相关链接>> 设六个专项工作组 应急处理突发事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然事件应对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济宁市教育局对《济宁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并于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
预案中的适用范围涵盖了社会安全类、事故灾害类、公共卫生类、自然灾害类、网络和信息安全类,以及教育考试类共计六大类突发事件,旨在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妥善处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济宁市教育局根据六大类突发事件,专门设置了六个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分属负责。其中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办法包括了火灾事故、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安全事故、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学校交通事故等11种,对不同的事故都进行了详细的应对措施。要求发生灾难事故时,学校要及时向师生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情绪,并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积极抢救伤病员,减少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