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推进济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5月21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济宁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主要包括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强化区域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合作共建等五个方面。
政策更加开放灵活
省发展改革委在编制全省发展规划和研究重要政策时,对济宁市重大发展改革事项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协调省直部门将济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列入省级专项规划。指导济宁市加强区域发展规划与国家、省级规划的衔接,支持济宁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济宁市制定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省级规划,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布局上相互协调。省发展改革委支持济宁市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采取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政策,探索适合市情特色的发展路子;支持济宁市向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强对省直相关部门支持济宁市转型工作的协调、衔接,争取将济宁市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探索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加大对济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在政策支持和资金安排等方面向济宁市欠发达县倾斜。我市用足用好帮扶政策,加快实现跨越发展。
培育创业风险基金
省发展改革委支持济宁市工业转型及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济宁市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全省重要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现代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在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创业风险投资项目建设,培育创业风险基金。同时,加大对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支持济宁市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支持中华文化标志城、孔子博物馆及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支持济宁市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组群城市融合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安排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将向济宁市倾斜,支持济宁市依托京杭运河水运优势,建设铁水、公水等综合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协调加快济徐高速济宁南段工程建设和跨微山湖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度。同时,加快“济兖邹曲嘉”组群城市融合发展,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省运会场馆建设,提升完善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县域和小城镇开发,加大对济宁市农田水利、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中央和省有关专项资金安排上对济宁市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推动济宁市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加大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的统筹协调力度,促进济宁市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济宁市对省发改委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各类资源要素全力全速推进,确保按时投产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