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莅先后到时庄街道前坊岭村、郭庄村、张庄村、李家店村和陵城镇曹庄村、星村、官庄社区以及曲阜市环保资源中转站,实地察看了村容村貌,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情况,并听取了曲阜市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工作汇报,对曲阜市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曲阜市认识到位、措施得力,群众参与度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她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村庄连片打造为重点,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全面开展;加强农村思想教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新农村、新生活”教育培训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及时总结经验,大力推广创新做法,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
曲阜市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农村为目标,突出特色,健全机制,注重实效,扎实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一是乡村净化美化稳步推进。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了“村收集、镇运输、曲阜市处理”的长效管理体系;2011至2012年累计建设农村公路、村内街巷2248公里,所有村居全部实现“村村通”“村内通”,基本实现“户户通”,被命名为“全省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大力实施“大绿化”工程,完成植树105.4万株。二是农民教育活动扎实深入。以“彬彬有礼道德城曲阜市”建设为载体,在曲阜市各镇街、村居全部成立教育队伍,并组建了社会性专职教师队伍,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场次,受众达25万人次;以“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为载体,评选曲阜市级“文明示范村”150个,曲阜市级“文明示范户”5.7万余户、“卫生示范户”8.5万余户;开展了“孝德”系列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10位孝德村居支部书记,10个孝德村居和1000个孝德儿女。三是平安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健全了以第一书记“1+1”制度为主体的管理网络,深入开展村情大调研、“万户大走访”等活动,累计走访农户3.6万余户,这一工作模式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重点报道,中央电视台《干部下基层》栏目详细报道了曲阜市“第一书记”的做法。四是农村阵地建设日益完善。投资1200多万元的农家书屋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建有群众性文化活动队伍360支,曲阜市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覆盖率达到100%;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建成“善行义举四德榜”132处。五是考核奖惩机制发挥作用。实行定期考核制度,组织开展评议监督,将“乡村文明行动”开展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奖惩措施,有力推动了“乡村文明行动”的深入开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