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王洪玮) 5月28日上午八点半,记者赶到位于城西郊的兖州市垃圾处理中心,看到来自新驿、小孟、大安、兴隆庄、新兖镇和城区的7辆垃圾专用运输车正排队等候过磅、签单,之后将垃圾倒入压缩站设备分拣、沥水后再运往济宁垃圾场做焚烧发电处理。“这些垃圾都是花钱买来的,与各镇的运输量挂钩,运的多付给镇村的钱就多。”兖州市垃圾中转站站长王尽祥告诉记者,城乡平均每天产生垃圾260吨左右,送给济宁是每吨49元,仅这一项一天就要花12740元呢。
自2008年起,兖州市就推行了“户集、村收、镇运、兖州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城乡环卫实现了一体化,兖州市里每月下拨52万元的管理经费用于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但由于保洁人员工资、设施设备折旧、中转站运作等项目支出各镇存在差异,经费监管很难统一标准,往往花了钱达不到应有效果。为此,兖州市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社区、村庄进行调研,召集指挥部成员座谈,寻找破解问题的办法。兖州市政府拿出近1000万元为全兖州市406个村都建设了垃圾收集点,每个镇建设了一处高标准垃圾压缩中转站,购买了专用车辆,有5—6人的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本镇垃圾运输。按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目前全兖州市10个镇街共有853名保洁员,一天两次收集本村生活垃圾,清扫街道。
为调动各镇村清扫运输垃圾的积极性,兖州市里除保证运往济宁的垃圾处理费用外,按各镇路程远近核算出吨公里的垃圾运输费用,一月一结算,运得多,拨付的费用也多。实行“政府花钱买环境、收购垃圾”办法,用兖州市场的“手”擦净城兖州市的“脸”。指挥部及时制作了《全兖州市农村村庄人口、保洁员配备标准及有关数据统计表》、《全兖州市农村环卫保洁及设备运行兖州市级补助资金一览表》和《兖州市2013兖州市农村环卫保洁运行与垃圾清运相关数据一览表》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为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奠定了基础。
为巩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保证管理质量,指挥部发挥已经形成的督查、监管先进机制,实行“周督查、月抽查、季检查、年总结”和“兖州市考镇、镇考村”的机制,现场公布结果,瞪起眼睛督查问责,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及时兑现责任人奖罚,保洁得好,报酬也高。目前全兖州市呈现出各镇村争相清扫运输垃圾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村洁、路亮、户干净”的目标,兖州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济宁新闻 > 用“兖州市场”的手擦净乡村的“脸” 兖州花钱买垃圾
用“兖州市场”的手擦净乡村的“脸” 兖州花钱买垃圾
时间:2013-05-29 11:3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济宁发布行政复议“白皮书” 系省内首部
下一篇:漕河镇项目建设巧打 “组合拳”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