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驿镇改善民生的“三个维度”
(代传春)兖州市新驿镇新一村村主任王金英担任村干部20几年来,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就是要让全村人都过上城里人那样称心可意的日子。如今,王主任的梦想基本实现了。“现在咱农村人喝的是自来水,走的水泥路,住的是漂亮房,出门是公交车,就连家里也是彩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吃的也是咋健康咋吃,穿的也是咋漂亮咋穿,病了、老了还都有保险,还真不比城里人差到哪里去了,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滋润!”王金英这种深刻体会的背后,是近年来新驿镇致力改善民生“三个维度”的强势支撑。
力度
“我当干部40多年了,上级改善民生的力度这样大,在以前根本没有过,现在的群众真是跑到福窝里去了。”济宁兖州市人大代表、杨营村支部书记杨怀臣说,别的不说,就拿这几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来讲,那真是雷声大、雨点大、效果大,群众拍手叫好,集中清“三堆”、建设垃圾中转站、聘用保洁员、配置垃圾箱、街道绿化美化亮化,真是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根本不给环境“反弹”留一点喘息的机会。这样抓工作,哪有不出成效的道理呢?!
像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力度这样大的工作,在新驿镇还有村村通自来水、村内街巷硬化、农田水利综合开发、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村级卫生室改造等等,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以前村里路规划的不错,可就是没硬化,一到雨天雪天出出进进可不方便了,自从去年春天村里的街巷硬化后,家里人配得雨靴子都记不清放到哪个旮旯里了。高三村村民张道申说,“现在,这上级真是可着心为老百姓办事哩!”
速度
干工作有力度,再有速度,才会事半功倍,样样出彩。在去年的村内街巷硬化攻坚行动中,后闫楼村见事早、行动快,抢抓三秋期间施工的大好时机,率先在全镇报捷。就在有些村还在为道路硬化建设资金不足发愁时,这个村又乘势而上修建下水道、粉刷沿街墙壁、完善绿化美化规划,一向名不见经传的后闫村不但在全镇出了彩,还在兖州市里召开的推进会议上露了几次脸,并代表新驿镇迎接了济宁兖州市、兖州市的多次检查验收。
近年来,面对农业综合开发、社区土地增减挂钩等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要求,新驿镇采取力度加速度,统筹谋划,压茬进行,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动权。去年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一期4.16万亩项目仅用4个多月就圆满完成了近千个节点建设任务,在省里组织的考核验收中荣获第一名好成绩,为兖州市赢得了2000多万元的项目追加资金。
宽度
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到生活幸福,是改善民生的终极目标。在推进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再注入一些与项目相配套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能不用花钱,也可能仅花很少很少的钱,但却能使民生项目锦上添花,花香千万家。对此,新驿人称之为民生项目建设的宽度。
免费发放“一喷三防”农药,广大农民拍手叫好。然而,新驿镇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派农技人员深入到各村发药现场,进行药物喷施时间、剂量的现场讲解和示范,既让农民掌握了农药喷施的最佳时间和剂量,又提高了质效;
为困难群众改造住房后,不唯“一改就灵”,而是组织干部入户走访,着力为有能力的困难群众解决有活干、有钱挣的问题,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尽快脱贫;
现在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都有养老金,如何防止老年人的养老金不被子女冒领、截留或克扣,新驿镇指导各村与老年人子女签订协议书加以保证,并采取定期入户抽查回访、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监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