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健康监测系统提供的分析数据认为,在校期间就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减少从学习到就业的过渡期,缩短失业时间,同时还能避免在开始工作时工资被定得过低的情况。
德国:双轨教育体系保就业
驻柏林记者刘向
今年以来,欧元区依然身陷衰退的泥沼,复苏前景不容乐观。高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高失业率,成为欧洲各国政要频频使用的字眼。
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5月28日警告说,欧盟年轻人失业率高居不下,输掉这场“就业保卫战”将导致欧盟分裂。
目前,欧盟年轻人失业率在25%左右。在西班牙,年轻人失业率甚至超过50%。相比之下,作为欧元区抵御欧债危机的中流砥柱,德国确实“风景这边独好”。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15至24岁的年轻人口失业率不到8%,是欧盟27国中最低的。
解决年轻人就业问题成为欧洲各国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德国特别的双轨制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欧洲邻国的关注。与德国类似的职业教育体系仅存在于少数的国家,如瑞士和奥地利。
德国未来工作研究所劳工市场政策主任希尔马·施奈德去年在谈到德国年轻人失业率低的原因时表示,这与德国实行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有很大关系。
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的教育模式。这样有很多好处,比如学习联系实际、学前与企业签订协议有保障;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还有实习工资可拿。
学生们在企业工作很多年,培养实用技能,而雇主每天也能对学生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评估。此外,学生们每周必须到校上课数日,或是在数周内集中上课。年轻学生在企业中接受重点培训,提早适应工作生活,向职业和工作生活的过渡由此变得明显轻松。
德国之声报道说,除了双轨制职业教育系统,就业市场的严格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对就业市场的规范,双轨教育系统便难以成立。
德国的双轨培训体系也并非尽善尽美。施奈德就质疑,德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是否仍符合现代劳工市场的需求。传统的双轨制教育主要针对手工和工业领域,但目前劳工市场的大部分属于服务业。传统双轨制教育可能将因此走到极限。融合企业培训和学院深造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正确之路。
施奈德说,双轨培训的未来将更加学院式。双轨职业教育系统正慢慢朝学院教育演进。各企业必须让学徒回到高校几个月,学习一些科学知识和技能后再回到企业工作。“这对我而言是现代的双轨制教育,但依然非常注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有专家指出,德国的成功故事难以在国外复制。双轨教育系统在德国也是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正式步入正轨。双轨教育对企业而言是昂贵的投资,在就业市场缺乏规范的国家,企业难以大规模引进此系统。即使在就业市场受严格规范的国家,大规模实施这个系统短期内也需要庞大的资金。
(未经《参考消息》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来源:新华国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