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联华说,等待分数的过程心里很忐忑。考完之后,经常逛论坛,一天凌晨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成绩出来了,查完成绩后,看到自己是第一名,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半夜把熟睡的舍友魏星喊醒,把这个好消息与好朋友分享。”
“有梦想,坚持下去就会成真!”
坚持,通常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们常说,做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单联华的舍友魏星用他的奋斗之路为我们讲述,有梦想,只要坚持就会成真的故事。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坚持的人最美。
从最初的痛苦到今天的梦想成真,正是“坚持”让魏星看到了天空中那抹光亮。“2月26日”这一天魏星永远不会忘记,因为这一天他确定自己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公费研究生。“之前想都没敢想,”魏星说,自己一直都特别喜欢历史,经常与专业课老师交流。
他经常将自己在历史上的研究放到现实生活中,魏星说,“很喜欢看电视剧,尤其是清史剧,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都是我的最爱。同时,还经常与老师、同学探讨娱乐与历史的吻合度,”“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决定要考历史学的研究生,而且一定要考北京的大学。”魏星说,课本看了一二十遍,课本的知识框架都“印”在了心里。
回忆起考研的过程,魏星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痛苦”,但是“痛并快乐着”。“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大二就开始着手准备英语,”魏星说,在复习期间,经常与同学交流做题的经验,每隔几天和同学们做一个小测验,“虽然,当看到自己错的比同学的多,心里会有一丝难过,但是慢慢的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考场走出来的那一刻发现,这些经历是那么的重要,经历之后才知道一些都值得。”
一路的坚持,魏星从“想都没敢想过”到梦想真的照进了现实,这一路的经历,必将会成为他人生路上绽放的最美的“花儿”。
“这一路走来,我仍心存感激!”
在“最难就业季”,单联华和魏星都是幸运儿,因为在这个“冬季”,他们都如愿以偿。然而,就业季里,仍有部分人不能梦想成真,经历过考研失利、工作不如意等,他们依旧能“笑傲江湖”。
小张是曲阜师范大学化工学院的的一名应届毕业生,考研失利、工作不如意……都是他最初的毕业标签。而这些经历,也使小张对于“最难就业季”的认识与理解,有了不同于他人的认识与理解。
一个月前,小张终于“心有所属”,顺利成为烟台一家外企的正式员工。“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虽然基本工资没有达到预期,但是福利待遇很好,很知足。”小张说,1月份考研结束后,自己感觉考研无望,就投入到求职的浪潮中。“找到这份工作很不容易,之前,卖过房子,做过质检员,还做过教育辅导,经过这几次的工作,对于就业的认识也更加理智。”或许,几次不如意的经历,小张开始慢慢地重新认识自己。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其他应届毕业生相比,小张略显成熟。他的言语谈吐中,多了一份成熟,对于“就业”也有了更理智的理解。“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眼高手低,自身的定位也不清,所以走了不少弯路,”小张说,工作不是找不到,求职者只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总会找到工作的。“相信,一定有一份工作一直在等着你。”
小张告诉记者,其实他的最爱是传统文化,也有这方面的工作向他抛出橄榄枝。“但是,家里人还是希望能从事一份比较‘实用’的工作,他们感觉传统文化这条路走起来会比较艰难。”
采访的最后,小张说:“这一路走来,我仍心存感激,感激每一次失利,感激每一次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