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小孟镇各村村支部书记聚集一堂,就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座谈。会上,各村支部书记踊跃发言,就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些先进村做了典型性发言。小孟镇作为农业大镇,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近年来,该镇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从土地利用上做文章,盘活土地资源。该镇积极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利用村集体统管的机动地、荒地等资源,采取出租、承包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加村级收入。充分利用济阳路、南门集兖州市等人员密集、交通便利优势,修建厂房、兖州市场等设施,出让土地使用权,提高资产营运效率。转变种植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小孟镇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小孟镇侯店村番茄育种基地是由大连红地种业投资经营的特色农业育种基地,主要种植番茄种子、紫油菜种子和石竹苗,目前土地流转面积200多亩。苏户、李楼等村的小麦良种育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从中受益逐渐增加。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效益,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从招商引资上做文章,扩宽增收渠道。小孟镇从招引项目入手,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镇鼓励村集体加强与本村知名人士、务工经商能人的密切联系,共同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蓝图、破解发展难题,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创业领办、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农产品销售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便利。今年以来,恒昌食品有限公司、冷榨花生油项目相继投工投产,为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另外,该镇围绕产业兴农的思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在就地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鼓励居民外出务农,增加工资性收入。
从创新方式上做文章,增强发展活力。小孟镇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聚集优势。鼓励村集体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信息提供等服务中获取收益。为探索农业合作新形式,小孟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模式。目前,全镇已拥有农业生产资金、农机、农技、良种等多方面的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地推动作用。鼓励村集体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沙窝、体仁、二村、南门等多个村探索推行了“五统一法”,合作社采取代管或者土地流转的方式对连片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统一播种、管理和收获,建立起标准化的基地。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推动着该镇农业的快速发展。
从科技兴农上做文章,提高增收能力。小孟镇坚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从提高技术水平入手,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结合镇村优势,引进兖州市农科所进驻,做好院士工作站的运行维护,为农民提供科技兴农知识信息。史王村院士工作站成为全省首家建在田间地头的工作站,为该镇农业生产生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同时,小孟镇积极探索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新体系,指导广大农户科学合理地选用小麦良种,达到一村一品、全镇一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精准施肥技术,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双宽播种技术。加大投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涉及小孟镇14个村,23000多亩耕地的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的4月份全面竣工,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该镇农业基础设施,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新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