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讯 (通讯员 韩阳 于瑞红 张祥臣 尹潼)麦浪滚滚闪金辉,丰收在即机声催。6月9日上午,笔者来到邹城市香城镇小河圈村。在金黄的麦浪之中,三台收割机正忙于收割小麦。“村里的党员服务队帮俺把麦子都收完送到家了,俺是从心里感激啊,别的地方往年一亩地50元,俺村里只收个成本价15元,还给送到家门口。孩子们在外打工根本就不用回来,我这把老胳膊老腿在家门口就把庄稼收到仓里了。”看着丰收的小麦,65岁的高大娘高兴的说道。
“我们的服务队每个队6人,党员和村干部带头,义务帮助收割有困难的家庭麦收!这不,今天上午我们就帮助了高秀英大娘家抢收,他家的人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老人和孩子了,我们的服务队不但帮他收割,还帮着晒干入仓!”正在帮助高大娘晒麦子的徐方云告诉笔者。
“我们村里从1993年开始,已经连续20年都是一块收割播种了,村党支部花钱买了三台联合收割机,到了麦收时节,把党员组织成一个党员服务队,全程为全村父老乡亲服务,等把乡亲们的小麦收割完了,我们再去收割剩下的党员的。我们村里1000来亩小麦,用5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全部收割完”。村支部书记徐方田指着正在收麦子的收割机,给笔者道出了他们村坚持20年的一件事。
笔者随后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又到了小河圈村的另一块地,公路两边小麦已经收割完毕,一些村民正在自家门口晾晒小麦。笔者走到村民老郑门前,抓起一把麦粒,沉甸甸的,让人心里觉得踏实。“我们这一片昨天就收割完了,准备种植玉米了!我们村里不光统一收割,还要统一播种呢。”老郑乐滋滋地说。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香城镇小河圈村成立的义务党员服务队,20年来从未间断,只要是村里有活动就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都是先大家后小家,无论是在夏收秋种,还是抗旱保苗时,党员服务队都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等群众的都忙完了才去自己地里忙活。
村里的乡亲每当提到党员服务队,都是竖起大拇指,到了农忙时节,都主动给他们送饭到地头,群众都说“俺村里的服务队都20年了,人家为了俺们吃苦受累的在前头,俺也就能帮这点小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