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大安镇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对所辖的53个村居党支部进行了梳理,深入探索了“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工作方法,把服务群众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行农村党员“党员值班制度”,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职责明确,行为规范。镇党委将村党组织书记列为本村党员义务值班的第一责任人,让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主力,通过“村干部带班,党员值班”的形式开展此项工作,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坐班时间一般为每天不少于8小时,在汛期、旱期、三夏和秋季秸秆禁烧期等特殊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办公室值班确保每天白天有1至2名党员在岗,服务接待群众,协助村干部处理日常村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村集体财产的管护工作。每天晚上有3到4名党员群众在一名村干部带领下,结合村视频监控系统开展义务巡逻,维护农村安全稳定,增强了村民安全感。
二、坐实基础,服务过硬。一是镇党委、村支部分级投入,配套相关设备,为党员值班室配备了桌椅、电话、记录本等办公设施,党员开展服务工作有了较为完善的硬件支持;二是组织核心力量,各村通过党员推荐、党员自荐、支部审核评议、集中公示等程序,将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党员推选入党员值班室,分组排班;三是明确工作职能,实行首问负责制,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当日办结的当日办,当时解决不了的限时办理,对较为复杂的问题,向村两委进行汇报解决。
三、完善考评,加强管理。一是实行党员评议制度。结合每年年底的党员评议工作,对各村党员值班情况进行评议,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党员,村支部将进行约谈并备案,镇党委将党员值班满意度作为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强化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二是强化督导检查,镇党委把义务值班推行情况列入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各党员义务值班执行情况,开展不定期督导检查,检查结果定期通报;三是健全坐班机制,镇党委给各村印发了村干部坐班职责,定期组织人员对坐班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1次不在岗给予口头警告,口头警告3次者,村两委将召开联席会给予其警告处分并扣发一定金额工资,4次以上者,年内不予评优、评奖,态度不端正者村支部提交村民大会予以罢免。另外,村干部因事因病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请假在5天以内的向包村领导请假,5天以上的向镇考核领导小组请假,10天以上的由考核领导小组签字报镇长或书记批准方可请假。对不履行请假手续的,一律按旷工论处,每天扣罚工资25元。各村将值班情况建立台账,定期向干部群众通报,镇党委将值班情况纳入村两委会年终工作考核,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孙萍萍 张艳强)
相关阅读